到了現在這一步,近東戰爭拿破侖三世可以打不贏,但是絕對不能認輸,那怕是戰場上法軍的損失再大,他也必須要以一場大勝才能夠收尾。
總不能讓沙皇政府演戲,故意制造一場大敗吧?這種事情軍人出身的尼古拉一世可干不出來,那怕是利益再大也不行。
沙皇政府同樣也輸不起,輸了歐陸霸主的地位不復存在,被壓制住的國內矛盾,馬上就會被引爆,舍己為人的事情他們可干不出來。
……
圣彼得堡
弗朗茨正在和一幫俄國貴族混日子,基本上每天都是吃喝玩兒樂,過著十分奢侈的生活。
外交公關?除了和尼古拉一世交流了一下兩國未來戰略,在政治上進一步溝通外,剩下的事情都是手下人負責談了。
關于這次德意志統一的問題,弗朗茨只是象征式的提了一下,尼古拉一世也是公式化的回答,一切按照盟約規定辦。
然后,大多數時間都是未來那位大名鼎鼎俄亞歷山大二世在接待他,沙皇也是很忙的,每天都有公務要處理,沒有那么多時間出來浪。
游覽圣彼得堡的名勝古跡,參加貴族宴會,順便勾搭一下貴族小姐,總之在圣彼得堡弗朗茨玩兒的很嗨。
侍從官低聲在弗朗茨耳邊說道:“陛下,維也納轉來的巴黎會議電報,請過目。”
得益于俄奧同盟的建立,為了加強兩國間的溝通,圣彼得堡通往維也納的有線電報總算是連通了。
弗朗茨是一個有責任心的皇帝,就算是遠在圣彼得堡,國內的事情同樣沒有忘記關注,尤其是這次巴黎會議,更是關注的重點。
接過了電報,初略的看了一遍,弗朗茨就頭疼了,他沒有想到英國人在最后關頭出招了。
干涉聯軍,這不是打不打的贏的問題,而是肯定打不贏啊!
這不是打完一波就算了,一旦戰火點燃,想要停下來就不受個人意志的控制了。
難度真的要和俄國人綁在一起,對抗整個歐洲大陸?這個念頭剛剛升起,就被弗朗茨拋之腦后。
俄國人有地緣優勢,完全可以不慫,奧地利就不行了,一旦開打就變成了前線,打輸了要領盒飯,打贏了也是損失慘重,注定虧損的買賣弗朗茨可不會做。
看了看歐洲地圖,弗朗茨做出了決定。
“給國內回電,建議外交部和法國人溝通,還可以拉著俄國人一起,做出我們瓜分普魯士王國的架勢,看英國人怎么應付。”
不是看看英國人怎么應付,而是看普魯士人怎么應付。英國人還可以穩坐釣魚臺,只要歐洲大陸不是一家獨大,他們就可以繼續玩兒平衡。
普魯士王國就不同了,法俄奧三國瓜分普魯士,這完全就是在要他們的命,一對一都打不贏,一對三這仗根本就沒法打。
法國人獲得萊茵河以西的領土,俄國人拿到普屬波蘭,奧地利拿到柏林那一部分,看上去似乎是非常的完美。
誰也不用擔心奧地利做大,法俄都擴張了。憑借一起分過贓的交情,近東戰爭都可以停下來了,拿到了萊茵蘭地區后,拿破侖三世也可以向民眾們有個交代了。
弗朗茨非常想看腓特烈-威廉四世收到這個消息后的表情,拿不到南德意志地區,就拿普魯士王國的利益做補償,對奧地利來說似乎也可以接受。
唯一的麻煩是普魯士王國是個硬骨頭,俄國人拿普屬波蘭最容易,法國人奪下萊茵蘭地區也不難,奧地利要對柏林地區動手,就要和普魯士王國拼命了。
最麻煩的一旦火拼的太激烈,雙方手中沾滿了對方的鮮血,那么戰后統治就是地獄副本。
具體可以參考瑞士,本來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祖地,因為最初的老祖宗不給力,沒有及時鎮壓瑞士的貴族叛亂,交戰的時間長了雙方手上沾的鮮血太多,變成了世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