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次世界大戰過后,英國人手中仍然握著印度、南非、澳大利亞、加拿大等地區,最后還不是乖乖的把世界霸權讓出來?
確定了金本位改革后,剩下的事情弗朗茨就交給內閣來辦了。
……
弗朗茨還是低估金本位改革帶來的影響,國內的熱議不說,在歐洲大陸也引起了轟動。
倫敦
新神圣羅馬帝國突然開始金本位改革,第一時間引起了英國政府的關注。從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角度上看,金本位制度將更加有利于國際貿易。
這對英國人來說,新神圣羅馬帝國加入金本位制度行列,無疑是他們的貨幣霸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。
這個年代英國人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,倫敦又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,一旦各國都采用金本位制度,那么他們建立的英鎊——黃金的結算制度,就會成為世界主流。
缺乏黃金儲備的國家,不得不購買英鎊充當儲備金穩定幣值。國際結算中,使用英鎊結算自然也是少不了的。
一旦英鎊成為了世界貨幣,那所帶來的利益,就不是一星半點兒了,這將奠定英國人的世界霸權基礎。
知道歸知道,這就是一個陽謀。那怕知道英國人的計劃,弗朗茨還是要捏著鼻子認了。
總不能為了避免英國人建立霸權,就不顧國內的經濟發展吧?金銀兌換比例時常發生變化,顯然不利于工商業發展。
唐寧街10號,受近東戰爭失敗的影響,這里再次換了主人。在國內的權利斗爭中,喬治內閣已經滾蛋了,現在是輝格黨的格蘭維爾勛爵內閣。
歷史上那位帕麥斯頓首相,非常不幸在上一次**中完蛋了,加上近東戰爭的失敗,他本人又是戰爭發起者,自然不可能東山再起了。
作為金融、商業界利益代表的政黨,輝格黨也是推行金本位制度的急先鋒,后世歐洲各國進行金本位改革,都少不了他們的影子。
格蘭維爾首相有些驚訝的說:“一貫保守的奧地利人,這次居然率先開始了金本位制度改革。
我不否認奧地利加入金本位體系對大不列顛有好處,不過這種突兀的轉變,還是有些令人難以接受,你們覺得維也納政府這次改革能夠成功么?”
外交大臣約翰-羅素回答道:“首相閣下,維也納政府這次金本位改革,更多的還是因為權利斗爭,中央政府想要加強對邦國政府的控制。
新神圣羅馬帝國本質上就是在繼承神圣羅馬帝國的法統,自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制約,各邦國政府的自主性非常大。
到了現在為止,維也納政府也僅僅只是拿到了統一的外交權和戰時軍隊指揮權,現在維也納政府想要收回鑄幣權,才搞起了金本位制度改革。
雖然時間上有些匆忙,不過近東戰爭中奧地利發了一筆戰爭財,現在維也納政府手中應該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貨幣改革。
在不發生意外的情況下,新神圣羅馬帝國加入金本位體系,應該不會有大問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