奈杰爾也沒有注意這點兒小細節,這個年代塞浦路斯還不具備太大的戰略價值,在飛機出現前,這座島嶼的戰略價值都不高。
相比之下,愛琴海那一打島嶼的戰略價值更高,一旦俄國人沖出了達達尼爾海峽,這里就是島鏈封鎖線。
為了不過分刺激奧斯曼帝國,免得把蘇丹政府逼急了,他們的近海島嶼,并不在交易范圍之內。
現在和英國人進行交易,維也納政府拿出來有價值的島嶼并不多,更多的還是拿印度問題說事。
從1857年拖到了現在,印度叛亂不但沒有被撲滅,反而變得更加嚴重了,倫敦政府已經沒有繼續拖延時間的想法。
這自然是俄國人的功勞,沒有沙皇政府的無私援助,印度人是掀不起這么大波浪的。
維也納政府從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就不好說了,總之明面上奧地利是什么也沒有干,最多也就是向俄國人提供了一筆金額不大的貸款。
這是兩國盟友關系的友好象征,絕對不是出錢支援印度叛亂。俄國人拿這筆錢干了什么,就和維也納政府沒有關系了。
奈杰爾沒有時間繼續耗下去,現在奧地利支援印度人一百萬神盾的武器彈藥,他們花一千萬英鎊都不一定能夠鎮壓下來。
印度的人實在是太多了,隨便鼓動一批起來,在俄國人教官的幫助下,都能夠給他們帶來天大的麻煩。
“要達成這筆交易可以,貴國必須立即放棄對印度叛亂分子的支持,包括向沙皇政府提供資金援助。”
約翰內斯一臉無辜的回答道:“閣下多慮了,維也納政府是愛好和平的,怎么可能支援印度亂黨呢?
至于支援俄國人的問題,那更是無稽之談,維也納政府的財政也不富裕,可沒有這么大的能耐。”
暗中搞小動作可以,明面上那是絕對不能夠承認,各國都是那么干的。現在英國人不也走私軍火進入尼日利亞,支援土著王國給奧地利添亂?
反正沒有證據,大家互相扯后腿,也就扯了。列強的節操就是這么高,不在明面上互相捅刀子,那就什么都好說。
奈杰爾聽了約翰內斯的弦外之音,那就是談成了一切好說,談不成那么搗搗亂,也就不可避免了。
“那么最好不過了,只要貴國承諾支持我們鎮壓印度叛亂,那么這筆土地交易案就好商量。”
約翰內斯非常配合的保證道:“閣下請放心,殖民地也是一個國家主權的一部分。
維也納政府堅決支持貴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的做法,反對一切外力干預。”
這就是國際政治,一切靠利益說話。在西非、地中海英奧兩國達成了默契,英國人默認了奧地利的擴張,維也納政府自然就要放棄在印度地區的行動了。
1858年3月12日,新神圣羅馬帝國同奧斯曼帝國簽訂《地中海土地交易條約》,維也納政府出資4586.8萬神盾,購買利比亞、和包括克里特島、塞浦路斯島在內的三百余個島嶼。
其中3586.8萬神盾都是以債權、滯納金抵償的,剩下的1000萬神盾才是用實物支付。現金是不要想了,要湊齊一千萬神盾的物資可是一點兒都不難。
次日,約翰內斯又分別和英法兩國簽訂《愛琴海島嶼交易條約》和《領土置換條約》。
萬眾矚目的地中海沖突得到了解決,英法奧地利三國再次明確了是在地中海勢力范圍,北非正式被納入了法國人的勢力范圍內。
顯然,約翰牛這次出了血,放棄了地中海大量的利益,換取了法奧兩國在印度問題上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