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人就有得忙了,比如說:埃及地區,英國人答應了么?又比如說:摩洛哥地區,還要問西班牙和約翰牛同不同意。
東非和南非暫且不瓜分,也就說得過去了。法國人實在是吞不下去,簽訂一紙條約容易,可是沒有實力去變成現實,那就是一個笑話。
兩分非洲大陸只是法奧兩國關起門來在自嗨,實際上在沒有把英國人、葡萄牙人、西班牙人、荷蘭人踢出去前,這項計劃是不可能實現的。
對弗朗茨來說,荷蘭人可以忽略不計,西班牙人也可以忽略,這兩個國家在非洲大陸的勢力范圍不大,和新神圣羅馬帝國不搭邊不怎么答邊。
條約中一會兒奧地利,一會兒新神圣羅馬帝國,這是歐洲歐洲的傳統沒有辦法,不然沒有法律效應。
意大利邦國的宗主權在奧地利,盡管這只是大家默認的,不過既然法國人現在承認了,那就只能向奧地利購買。
同樣,弗朗茨準備把法屬巴爾干地區并入奧地利,那也只能由奧地利自己掏錢,不然別的邦國會有意見。
而殖民地歸新神圣羅馬帝國所有,自然由中央政府撥款購買了。盡管對弗朗茨來說,這是左手倒右手的問題,該做的還是要按照法律程序做。
帝國境內的各邦國都在殖民地中獲取好處,這筆殖民成本自然也要由大家共同分擔了。
非洲殖民地本土化后,遇到的問題還會更多,現在必須要把這些制度明確下來。
對這份條約,弗朗茨還是非常滿意的。奧地利對意大利邦國早就喪失了控制,或者說從來都沒有真正控制過。
真要是兼并了意大利地區,不出十年,奧地利就會變成奧匈帝國的翻版,應該叫“奧意帝國”。
要知道意大利地區可有兩千五百多萬人口,還是統一文化傳統的民族,這個同化難度有多大,弗朗茨已經體會到了。
這么多年過去了,倫巴第-威尼西亞還有濃濃的意大利風味,反觀奧地利其它地區,基本上都在日耳曼文化的影響下發生了變化。
沒辦法,讓他們學德語、習德文容易,把小朋友們往學校一送就行了,可是要洗去當地的風俗文化,這還需要大量的時間。
不管怎么說,每過一代意大利的印記,都會淡化幾分,按照目前的進度還要兩三代人,奧屬意大利地區才基本上完成民族融合。
而奧地利國內的其它民族,很多已經變成德意志人。
比如說:捷克人文化上早就被同化了,除了語言文字不同外,受貴族影響當地生活、風俗習慣和德意志人沒有任何區別。現在語言文字統一,最后的問題也不存在了。
弗朗茨拿兩千多萬意大利人無能為力,那么就只能送去禍害法國人了。甭管短期內,能夠讓法蘭西帝國變得多么強大,只要法意合并在一起,早晚都會步奧匈帝國的后塵。
不要看現在法蘭西的總人口已經接近四千四萬,這是吞并了撒丁王國帶來了六百多萬人口的結果。現在法國的主體民族包括:法蘭西人、科西嘉人、布列塔尼人、意大利人。
只不過法蘭西人、科西嘉人、布列塔尼人已經完成了民族融合,而新加入意大利人則和他們格格不入。
再吞并幾個意大利邦國,那么拿破侖三世的**蘭西帝國中主體民族就變成意大利人。
這個問題估計他不會在乎,在皇帝本身就是意大利人的情況下,意大利人變成第一大民族,還算是問題么?
談這個問題還為時過早,現在對拿破侖三世來說,最大的問題是怎么吞并這些意大利邦國,而不是考慮吞并過后帶來的麻煩。
直接生吞,那是不可能的,歐洲各國不會放任這種事情發生。法蘭西也不是神羅帝國,可以增加幾個邦國席位。
在法理上,撒丁王國都還是獨立國家,他們和法國人共君國家,并不是法國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