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奧地利為例,每年的軍費預算中,通常陸軍會拿走55%~60%,剩下的才是海軍的軍費。
法國也是相差無幾。除非是海軍軍備競賽,否則法奧兩國的海軍軍費是很難超過陸軍的。
這種背景下,皇家海軍的海上霸主地位才鞏固了下來。陸軍想要擴軍,要么增加軍費開銷,要擠占海軍的份額。
這兩點都是不可能做到的,大幅度增加軍費開銷,倫敦政府的財政承受不住,削減海軍軍費那就是在慢性自殺。
一旦皇家海軍的優勢不再有,不列顛的好日子也就結束了。但凡是露出半點兒頹廢之勢,歐洲各國就會一擁而上,瓜分掉他們的殖民帝國。
本杰明-迪斯雷利首相清楚陸軍的問題解決不了,不待勃蘭特繼續說下去,就直接把問題蓋了過去。
知道事情的嚴重性,外交大臣麥克林順勢接過了話題:“奧地利已經很強大了,絕對不能夠讓他們統一德意志地區。
普魯士王國的軍事壓力太大,需要面對來自俄奧兩國的軍事壓力。我建議繼續加強普魯士王國,必要的時候,可以讓他們兼并波蘭王國。
不過這個時間不宜太早,俄羅斯帝國還沒有恢復過來,要是提前讓他們吞并了波蘭,沒準他們就要和奧地利聯手,先弄死俄羅斯帝國了。
我們需要一個平衡的歐洲大陸,現在這種大國頻出不是一種好現象,要是不改變這種狀態,歐洲大陸遲早會再次統一。
因此,**蘭西也必須要拆分掉。不然當強國兼并弱國成為了習慣,那就麻煩大了。”
“歐洲大陸統一”這個結果太恐怖了,一個統一的歐洲大陸,那可是真的會要不列顛的命。
約翰牛的危機意識一直都非常嚴重,一旦歐洲大陸某國出現了統一大陸的趨勢,立即就回遭到他們的打壓。
到了后期更是發展到了,誰強大就打壓誰的地步。十幾年前,俄羅斯帝國牛逼哄哄威壓歐洲大陸,然后約翰牛就努力打壓俄國人。
現在俄國人下去了,法奧兩國又冒頭了。以一敵二不是他們的作風,經過了初步嘗試后,就果斷的選擇了誰先冒頭就打誰的戰略。
本來倫敦政府選定的目標是奧地利,正在制定計劃準備實施了,法國人冒頭了。
不僅僅只是冒頭,在吞并了意大利地區后,還把他們的勢力逼出了地中海。
這就不能忍了,倫敦政府不得不改變目標。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,奧地利不配合了。沒有打手的約翰牛,看著法國人無從下手。
本杰明首相嚴肅的說:“意大利革命領袖加里波第和馬志尼,都已經抵達了倫敦,希望得到我們的支持復國。
他們和前撒丁王室維托里奧·埃馬努埃萊二世已經見過面了,雙方達成了一致,決定聯合起來反對法國人的統治。
除此之外,還有部分意大利地區貴族和我們聯系,希望我們可以召開國際會議,制止法國人的侵略行動。
只不過這些力量太分散了,即便是獲得了我們的支持,短期內也很難撼動法國人在意大利地區的統治。我們需要更多的盟友支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