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無疑問,英國人擁有加拿大、澳大利亞兩大黃金產地,加上這么多的殖民掠奪積累,英鎊——黃金體系自然占據了上風。
緊隨其后的就是神盾——黃金體系,奧地利國內的黃金產量也不低,加上非洲大陸黃金的補充,也在國際貨幣市場占據了重要地位。
不過距離英國人依然還有很長一段距離,為了彌補這個差距,維也納政府一直都拉攏俄國人加入。
只不過亞歷山大二世不愿意做小弟,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談攏。沙皇政府財政危機爆發后,雙方再次展開了談判,然而雙方底線差距太大,依然是無疾而終。
相比之下,法國人的金銀復本位制度就比較悲劇了。法蘭西的黃金產量太低,無法滿足需求,不得不采取復本位制度。
盡管這個年代大多數國家都是混合本位,但是因為金銀幣值時常發生變化,給結算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。
要維持法郎的幣值穩定,法國人也是費盡心思。然而,這依然無法阻擋白銀貶值的事實。
采用金本位產能不足,采用銀本位又產能過剩。這個年代的白銀產量已經開始暴漲,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社會財富的增長速度。
亞歷山德羅維奇沉默了,加入英國人主導的自由貿易體系,牽扯太廣,根本就不是他可以決定的。
不要看麥克林說的貸款不是問題,聽起來似乎非常不錯,實際上這里面問題大得去了。
別的不說,一旦喪失了關稅保護,俄國那脆弱的工商業,能夠生存下來么?
英國人的自由貿易體系,為什么沒有工業強國加入?還不是擔心,遭到國內的工商業遭到沖擊,這個年代英國制造可是質量的保障。
經濟上受到沖擊,政治上也要受到影響。加入了英國人主導的自由貿易體系,還必須要考慮奧地利的反應。
不要看兩國關系在轉冷,那只是政治上的,民間商業往來聯系的還是非常緊密。
第二次普俄戰爭已經出現了苗頭,雙方都在為戰爭做準備,這個時候奧地利的重要性變得不可替代。
就算是加入了英國人的自由貿易體系,倫敦政府也不可能在普俄戰爭中支持俄羅斯帝國,普魯士和波蘭才是人家忠實的小弟。
當然,只要沙皇政府肯放棄仇恨,不向普波兩國復仇,那么英國人也可以調解雙方的矛盾。
這種想法,在亞歷山德羅維奇腦海中一閃而逝。他是和平主義者不假,但絕對不是圣母,會腦殘到連自己的位置也擺不正。
思考了一會兒,亞歷山德羅維奇開口問道:“大臣閣下,自由貿易的好處我也清楚。
貴國的工業實力世界第一,一旦沒有了關稅壁壘,以我國那初生的民族工業,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擊垮。
目前俄羅斯帝國的工業人口,已經超過了六百萬,一旦出現了問題就會引發失業潮,嚴重的還會危機國家安全。這些問題怎么解決呢?”
麥克林侯爵不慌不忙的解釋道:“皇儲殿下,你實在是多慮了。或許有很多產業會受到沖擊,但是貴國同樣有很多優勢產業。
比如說農業,貴國的農業是歐洲最有潛力的,一旦加入自由貿易體系中,超過奧地利是早晚的事情。
奧地利的農產品加工產業,規模有多大,想必沒有人比你們更了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