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國人估計做夢也想不到,從一開始弗朗茨就準備把他們賣給英國人。
沒有辦法,已經搶了英屬南非的大片土地,現在又要搶英國人視為囊中之物的波斯灣,總是需要安撫一下英國人的情緒。
貨幣霸權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,尤其是金本位時代。假如英國人手中沒有足夠的黃金,英鎊——黃金體系還玩兒的轉么?
既然如此,不如先讓英國人高興幾天。利用勝利的光環,掩蓋他們在海外殖民擴張中的失敗。
至于俄國人很抱歉,隨著兩國之間的利益沖突日漸增多,這個同盟已經快維持不下去了,這不是靠個人能夠挽回的。
除非俄羅斯帝國一直衰落下去,那么大家還可以變成好朋友。顯然這是不可能的,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已經讓弗朗茨感受到了威脅。
這次改革中,亞歷山大二世有太多的地方在效仿奧地利。比原時空來說,這次社會改革要徹底的多。
不僅僅是解放了農奴,亞歷山大二世還解決了土地矛盾,就連工業發展速度也非常快。
自從內戰結束后,俄羅斯帝國的工商業就進入了高速發展期。盡管工業產品還是一如既往的垃圾,可是產能增長速度還是很驚人的。
在普俄戰爭中損失的工業產能,僅僅這么幾年時間就恢復了過來,工業總量還超過了戰前。
如果不是受制于交通和缺乏資本,俄羅斯帝國早就脫胎換骨了。一旦解決了這其中任何一個問題,就會進入高速發展期。
他們已經具備了工業發展的基本要素:豐富的資源、廉價的人工成本、適合的發展政策。
沒有辦法,大開荒過后俄國糧食出現滯銷,國內的糧價一降再降,導致了人工成本也大幅度下降。
俄國的人工成本只有奧地利的四分之一,僅有英國人的五分之一。對人工密集的產業來說,這簡直就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優勢。
不光是人工便宜,就連工業原材料也非常的便宜。唯一貴的就是運輸成本,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,俄羅斯帝國也是有河流的。
這些優勢,資本家們遲早都會看到。只要沙皇政府能夠保持現在的執政水平,發展起來是早晚的事情。
這是亞歷山大二世的功勞,靠著殺雞儆猴成功的震懾住了俄國官僚。截止到現在,他已經流放了數千名官僚去西伯利亞享受北國風光了。
沙皇政府的貪污**依舊嚴重,可是執行能力已經提高了幾個檔次,再也沒有人敢對沙皇陽奉陰違了。
越是了解的多,弗朗茨就越清楚俄羅斯帝國的恐怖。或許現在的奧地利不再懼怕俄羅斯崛起,可是這也沒有必要給自己培養一個競爭對手出來。
因此,在俄國人鬧情緒的時候,弗朗茨就不再安撫了。想要靠這種手段獲取好處,從一開始沙皇政府就判斷失誤了。
包括亞歷山大二世進行的幣制改革,弗朗茨都不積極了。盡管插手進去有大量的利益,但是獲益最大的還是俄國人。
既然沙皇政府要以此做交易待價而沽,那就干脆拖下去好了。就算是沙皇政府倒向了英國人,那也無所謂。
英國人也不是做慈善的,要是倫敦的銀行家不從他們身上扒下一層皮來,還好意思以銀行家自居么?
為了不背上背信棄義的名頭,這一塊利益弗朗茨也就拋出去了。反正沙皇政府的信譽都爛透了,再讓他們承擔背盟的罪名,也沒什么大不了的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