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蘭的土地雖然不錯,但弗朗茨實在是提不起野心。經過了獨立戰爭,波蘭人的民族主義已經崛起,想要消化他們實在是太難了。
就為了一片適合種糧的土地,給帝國埋下分裂的隱患,完全是得不償失。這個不定時炸彈,誰愛要就歸誰,反正弗朗茨不準備放在家里。
接受波蘭的農產品做賠償,那更是一個笑話。就如同一戰后,英法接受德國的工業制品抵債。
德國人靠戰爭沒有能夠為了國內工商業打開英法的市場,反而通過戰后賠款達到了目的。
貪圖一時之利的英法,也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。受來自德國的廉價工商業制品沖擊,英法兩國工業走向了沒落。
二戰開場,作為戰敗國的一方,德國工業居然超過了英法的總和,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。
這種蠢事,維也納政府可干不出來。保護國內的農業還來不及,怎么可能為了些許利益,就忽略了根本。
“先警告一下波蘭政府,責令他們在圣誕節前平息國內的反奧運動,要不然我們就在華沙閱兵。”
對波蘭沒有興趣,不等于不能采用武力威脅了。如果波蘭政府真的腦子進水了,那么弗朗茨也不介意硬著頭皮打一仗。
只是這么一來,就便宜了俄國人。要是打殘了波蘭,弗朗茨非常懷疑下一次普俄戰爭,普魯士王國靠什么去打。
無論是亞歷山大二世、還是亞歷山大三世都不是易與之輩,俄羅斯帝國的戰爭潛力,遠在普魯士之上。
吃過了一次虧,俄國人很難在貪功冒進。只要沙皇政府穩扎穩打,戰爭變成了消耗戰,普魯士王國可耗不過俄國人。
這個時候波蘭王國,就顯得至關重要了。如果狠一點兒,從波蘭王國征招百萬炮灰,那么在面對灰色牲口的時候,普魯士也不至于被淹沒在人海戰術中。
別的弗朗茨不敢肯定,但是有一條可以確定,那就是這一次沙皇政府不會缺糧了。
就算俄羅斯帝國的交通仍然無法解決,沙皇政府也會在戰爭爆發前儲備足夠的戰略物資。
這一次普魯士人無法打俄國人一個措手不及,在完成準備前,沙皇政府是不可能再主動挑起戰爭的。
俄奧同盟還有幾年時間,在這期間,普魯士王國也無法主動發起進攻,不然就把奧地利拖下了水。
搖晃了一下腦袋,弗朗茨打消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。管那么多干嘛,國際局勢千變萬化,誰也不能夠保證明天會發生什么。
或許等到普俄戰爭爆發時,局勢又發生了變化。現在奧地利的實力也在快速增長,或許等普俄戰爭爆發的時候,奧地利已經遠遠把他們甩到了身后。
只要自身實力足夠強,任何挑戰都不足為慮。或許到時候,普俄戰爭的結果,對奧地利來說也會變得無關緊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