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時候法國人出思想,英國人負責忽悠,再砸一筆巨款進去,誰知道會引起多大的亂子來。
明面上,弗朗茨一直都在釋放奧地利戰略重心是統一德意志地區。這個說法,大家是信的,奧地利人自己都信了。
除了政府高層外,誰也不知道歐洲大陸上的行動都是幌子。就算是英法知道有問題,他們也要首先保障歐洲,要不然“弄假成真”這個成語就會出現了。
費利克斯首相:“陛下,如果說我們對波蘭有野心,估計說出去都沒有人會信。
普俄兩國都視波蘭為囊中之物,再不智我們也可不能跑去獨吞波蘭;要是瓜分波蘭,估計一波操作下來就完成了,達不到吸引各國注意力的目的。。
要不就用收復圣地做幌子,如果英法不信的話,那就讓他們認為我們想要吞并小亞細亞半島,一個奧斯曼帝國總夠份量了。”
現實就是這么喜劇,不對波蘭動手,不是因為波蘭太強,反而是因為波蘭太弱了,弱到一推即倒。
波蘭倒下了,最終的結果無非是被瓜分掉。戰略目標直接完成了,戰略自然也就結束了。
除非接下來和普俄死磕,要不然這就是結局,除了能夠多一塊地盤,別的收益幾乎為零。
更不用說,還要為增加的波蘭民眾而頭疼。這種增加帝國不穩定性的事情,維也納政府已經很多年都不干了。
奧斯曼帝國就不一樣了,本身的塊頭足夠大,不是奧地利一口能夠吞下的,并且競爭對手還很少。
元氣大傷的俄羅斯帝國,沒有資格和奧地利爭奪奧斯曼帝國,最多也就跟著分一杯羹。
只有把握一下節奏,不要一下子把奧斯曼帝國打死了,最好還是互有勝負、略顯上風,歐洲各國還是樂意看到奧地利和奧斯曼帝國死磕的。
如果英法想要扯后腿,多半就會扶植奧斯曼帝國。這方面弗朗茨絲毫不擔心,爛泥扶不上墻可不是開玩笑的。
天選之子還沒有降生,奧斯曼帝國內部矛盾太重,想要浴火重生幾乎沒有可能。
這樣耗下去對大家都有好處,奧地利可以瞞天過海,英法達到了遏制奧地利的目的,奧斯曼帝國也可以騙到了援助,普俄兩國也可以放心PK。
在對抗消耗的過程中,還可以不動聲色的蠶食掉中東地區,不但未來一個世紀的能源都不用發愁,就連世界霸權的一半都拿到了手。
三年一小打,十年一大打,這場戲可以演很長時間。哈布斯堡王朝和奧斯曼帝國是世仇,要進攻他們連借口都不用愁了,報仇就是最好的借口。
看了一遍地圖后,弗朗茨指了指波蘭:“這還不夠,為了這場戲更逼真一點兒,還需要增加幾個配角。
普魯士王國不是對波蘭念念不忘么,那就成全他們好了,找個機會賣上一個好價錢。
如果普魯士人能夠打垮俄羅斯帝國,那么這里就是我們的的了,給他們增強一點兒實力,堅定一下容克貴族們的斗志。”
弗朗茨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,俄國人一大片土地都被圈了進去,黑海直接變成了奧地利內海。俄國人兩百年的努力,全部一朝喪盡。
經歷了這一波,縮水版的俄國想要崛起,就真的非常困難了。就算是再次強大起來,他們也要先面對普魯士王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