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人仔細看電話底座上的德語說明,就會發現這些產品,還備注產地奧地利。
這都是小問題,現在技術有限,又不可能被遠程監聽,無論這些電話是誰生產的,也留不下后門。
戰場上還是實用最重要,國際市場上大部分電話設備,都是奧地利出口的,蘇丹政府沒有挑剔的資格。
不要看這些設備簡單,實際上生產中“失之毫厘,就會差之千里”。以奧斯曼帝國的工業技術,生產出來的通訊設備,根本就不能用。
隨著一道道命令被傳出,等待多時的岸炮也開始發威了,震耳欲聾的炮聲不斷響起。
約么兩三海里外的一艘軍艦上,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軍官,正站在夾板上,拿著望遠鏡眺望遠方。(1海里=1.852公里)
衛兵盡職盡責提醒道:“將軍,這里危險,你還是去眺望室吧!”
中年男子哈哈一笑:“如果這個距離,敵人都能夠命中,那就是上帝想要提前召見我了。”
命中?大部分火炮根本就射不到這么遠,少量幾款有這個射程的火炮,也無法在這個距離瞄準。
奧地利海軍攻擊阿瓦,完全就是在亂射,根本就不需要瞄準,只要調節到最大射程,讓炮彈盡可能飛的遠就夠了。
想要取得戰果,除非把距離再次拉近。目前距離阿瓦最近的軍艦,也保持著兩海里的距離。
這個距離恰好,可以保證艦炮可以將炮彈打進城市中,又能夠保證軍艦的安全。
看了看手上的表,中年軍官自言自語道:“他們也該來了,再不來老子就要自己干了。”
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炮擊港口城市了,從4月5日拉開炮擊奧斯曼港口的序幕后,奧地利海軍每天都會對若干個港口城市進行實彈射擊訓練。
沒錯,就是實彈射擊訓練。海軍上下都把這當成了一次訓練,拿奧斯曼人當靶子,訓練炮手的命中率。
沒有等多久,天空中飄來了朵朵彩云,中年軍官皺了皺眉頭:“命令艦隊把距離拉近1海里,注意風向。”
為了給空軍創造機會,這次他們不得不充當誘餌。要是不制造足夠的壓力,怎么能夠把敵人的岸炮火力都逼出來呢?
果然,隨著奧地利海軍的逼近,炮火聲也變得密集了起來,為了打出一個漂亮的戰果,厄茲居爾已經顧不得藏拙了,守軍所有火力齊開。
兩門不起眼的岸炮后面,青年軍官薩爾圖斯-帕夏興奮的吆喝道:“給我瞄準了打,逮著打軍艦打,那些小不點兒,你打得中么!”
薩爾圖斯-帕夏中校可不是混吃等死的普通貴族軍官,作為奧斯曼帝國的后起之秀,他可是法國圣西爾軍校的留學生。
如果不是戰爭突然爆發,他還要繼續在法國完成學業。沒有辦法,生死存亡關頭蘇丹政府只能拼命了,不管有沒有畢業都提前召回了。
再怎么說,在外面學習了幾年,接觸到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理念,理論知識上比國內的土鱉貴族軍官強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