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皇政府需要盡快打通黑海海峽,保證國內的出口貿易正常進行,前線的俄軍就只能硬著頭皮上。
傷亡慘重?沒有關系,俄羅斯帝國有的是人,反正作戰物資都是奧地利人提供的,沙皇政府損失得起。
盟友戰斗**這么強,阿雷斯特也不能夠阻止。只要俄國人舍得拿人命拼,維也納政府就舍得砸錢。
“以你們的兵力,想要完成后面的作戰計劃,恐怕還是力有不及,貴國打算增兵么?”
伊萬諾夫點了點頭:“是的,司令官閣下。奧斯曼帝國已經反應了過來,想要奪取黑海海峽,至少需要20萬軍隊。
我已經向國內申請了10萬援兵,預計在兩個月內抵達前線,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物資。
最近幾年,俄羅斯帝國財力匱乏,剛剛又爆發了俄波戰爭,現在無力承擔……”
聽了這個回復,阿雷斯特站了起來背對著眾人,仿佛陷入了沉思中。
不用問,阿雷斯特知道沙皇政府又要空手套白狼了。所謂的十萬援兵,恐怕就是十萬青壯。
如果沒有猜錯的話,沙皇政府這是想要通過這次戰爭練兵,為后面的普俄戰爭做準備。
在政客心目中,人命是不值錢的。能夠拿奧地利的物資,訓練一支精銳之師出來,估計沙皇政府不會在乎傷亡。
半響功夫后,阿雷斯特給出了答案:“這已經超過了我的權限。要增加物資供應,這必須要維也納政府同意。”
伊萬諾夫有些急切的說:“司令官閣下,其實不需要維也納政府同意,我們只要多報一些損失,就可以把賬目……”
讓維也納政府決定,那就涉及到了外交層面。國家之間從來都是用利益說話,俄奧同盟也不例外。
這就涉及到未來戰利品的瓜分問題,伊萬諾夫寧愿現在物資少一點兒,也不想俄羅斯帝國付出更大的代價。
俄**隊從來都是過苦日子的,遠征軍的后勤參照奧地利軍隊供應的,這個標準遠超俄軍的待遇。
在很多俄軍軍官看來,給灰色牲口這個待遇完全就是在浪費。如果降低一下標準,再多報點兒戰損,15萬部隊的給養,供應23萬俄軍也夠了。
武器裝備不足也好辦,按照俄軍的慣例等前面士兵戰死,后面的士兵把槍撿起來繼續用就可以了。
況且,戰場上還可以繳獲一部分物資,大家配合一下,問題就解決了。
阿雷斯特臉色大變,這種事情俄國人可以干,他可不敢干。
弗朗茨對軍隊監管可是非常嚴格的,虛報戰損、出賣國家利益那是要上軍事法庭的。俄國人許諾的好處,對阿雷斯特來說那就是催命符。
“不行!伊萬諾夫將軍,我警告你這件事情到此為止,請不要侮辱了貴族榮耀!”
說完,阿雷斯特直接摔門而出。他是真的生氣了,一招不慎那就是萬劫不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