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五六十萬普軍拖在這里,就是第四軍存在最大的價值。需要他們賣命,待遇自然就提高了。
搖晃了一下腦袋,打消了腦海中的念想,奧波多對身邊衛兵吩咐道:“派人仔細找一下,看有沒有總部的命令。”
不待衛兵回答,一名青年軍官就拿著一封文件跑了過來:“將軍,這是總部傳來的戰報。”
奧波多一把躲過了文件,迅速打開看了起來。越看臉色越陰沉,仿佛天塌了下來一般。
不是局勢不好,戰場上的總體局勢是一片大好,俄軍距離贏得戰爭的日子越來越近。
1880年10月28日,俄第五軍、第七軍分別從東北兩面向華沙地區發起進攻,現在已經兵臨華沙城下。
11月1日,俄第一軍、第二軍發起了東普魯士會戰。
在海軍的掩護下,11月3日,俄軍在格丁尼亞地區發起登陸作戰,大獲全勝。
11月5日,俄軍又在科沃布熱格發起登陸作戰,再次確定了成功。
11月7日,俄南方面軍撕破了普軍防線。
次日,俄軍分兵三路,第八軍長驅直入向柏林出發,第九軍轉到向北進攻波茲南,第十軍負責居中策應。
……
戰場上全都是好消息,唯獨沒有救援第四軍的消息。這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,盡管沒有明說,但是警告的意味非常明顯。
俄軍的高歌猛進,和第四軍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。如果不是他們拖住了普軍的機動兵力,第五軍和第七軍沒有膽子兵臨華沙,南方面軍更不敢分兵三路。
在這種局面下,誰要是掉了鏈子,破壞了這來之不易的大局,誰就要為此承擔責任。
沒有任何命令,但是這份戰報卻是最好的命令。奧波多非常清楚,現在不僅僅是要把第四軍當棄子,分明就是把他們當死士。
如果前面就突圍,大不了他們個人掉腦袋;現在要是跑路,就要全家跟著一起上斷頭臺。
別以為歐洲不流行殺貴族,就真的高枕無憂了。亞歷山大二世可是有“屠夫”的美名,如果不殺的人頭滾滾,改革又怎么可能成功呢?
略加思索過后,奧波多吩咐道:“向全軍通報這個好消息,告訴大家勝利就在眼前,只要再堅持半個月,我們就拿下華沙了!”
“看破不說破”也是這個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之一。聰明人自然能夠看明白,看不明白的都是腦袋一根筋的主,這份戰報到了他們手中,那就是真正的好消息。
堅持半個月?
奧波多自己都不相信,內心深處他覺得第四軍能夠撐到現在,都是超水平發揮了。
不過人都是盲從的,尤其是距離勝利最近的時候,大家總是能夠自我催眠,爆發出超乎想象的戰斗力。
內心深處奧波多已經決定,普軍主力能牽制多久就牽制多久,實在撐不住了,就留下當地鼠。
只要第四軍沒有跑路,還在留下這里堅持戰斗,別人就不能把黑鍋扣在他頭上。
幸好士兵們不知道奧波多的無良想法,要不然大家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士氣,又要泄下去了。
有時候無知也是一種福,沉浸在希望的海洋里,總比知道了真相后絕望的好。
……
普軍在戰場上全面處于下風,柏林政府徹底慌了,即便是毛奇再三保證,也不能打消大家的疑慮。
全民動員是必須的,只要能夠抗得動槍,就必須要上戰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