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利保護只是在注冊國有效,很多國家都沒有專利法,正大光明的盜版都可以。
毫無疑問,英法出口的商品沒有增加,市場上多出來的產品有問題,只是這玩意兒沒有辦法區分真偽。
都是進口貨,在這個沒有網絡、沒有監控的年代,鬼知道從什么地方運過來的。
奧地利的傾銷也是有當地人配合的,想要采取針對行動,就把英法一起拖下了水。
雖說強龍不壓地頭蛇,但不小心弄死地頭蛇的事情,卻屢見不鮮。
除非大家馬上修改游戲規則,提前進入專利時代,在游戲規則內,由政府出面打擊山寨產品。
這是不可能的,自己屁股都不干凈,怎么能夠亂來呢?
根據奧地利信息報發布的數據,全歐洲有超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資本家,都是靠“山寨”起家的,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企業都存在著專利侵權。
這是必然的結果,英國人工業革命比歐洲大陸早得多,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大部分技術都從不列顛誕生。
人家都把路走完了,作為后來者,想要發展工業,不抄襲根本就不可能。
第二次工業革命轉移到了奧地利,原本的“山寨”大國,瞬間進入了專利時代。
沒得說,大家還要繼續抄啊!不抄襲,重新開辟一條道路來,花費巨額成本不說,關鍵是還不一定能成功。
“專利保護”實際上是英奧剪羊毛的手段。
自由貿易體系建立后,大家的商品都可以自由流通,擁有大量專利技術的英奧兩國,自然要高舉專利保護的大旗。
自家的商品出去暢通無阻,別人家的商品因為涉及到專利侵權,直接被擋在了國門之外。
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:誰制定游戲規則,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。
明面上看起來非常公平的自由貿易體系,實際上就是英奧兩國從外界掠奪財富的工具。
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,除了能夠忽悠普通民眾外,上層社會都清楚自由貿易的本質。
知道歸知道,大家還是無力改變。或許所有國家聯合起來,能夠推倒自由貿易體系,只不過沒人肯做這個領頭羊。
不是不想,主要是不敢。英奧不可能和所有國家為敵,但打死領頭的殺猴儆雞,還是能夠輕松完成的。
理論上,最有希望充當這個角色的是法蘭西,可惜巴黎政府沒有擋住糖衣炮彈,早早的淪陷了。
三大國主宰世界的政治格局,就是英奧兩國出的價,拒絕就是反法同盟伺候。
其次是俄羅斯帝國,地緣政治的緣故,只要沙皇政府不作死,誰都奈何不了他們。
可惜俄國人的號召力太低,空有大國之名,實際影響力卻局限在歐亞大陸。
這個實力決定的,俄國海軍已經落后了一個時代,僅靠陸軍撐起了大國地位。除了鄰居之外,別的國家他們都影響不到。
受大傾銷影響,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殘酷了起來。聰明的資本家已經反應了過來,紛紛加入了打折促銷的行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