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念上的變化,自然要影響到政治上的決策。在對奧事物上,拿破侖四世已經沒有那么上心了。
凡爾賽宮
粗略的看了一遍手中的文件,拿破侖四世不確定的問道:“重啟國際煤炭價格談判,你們做好準備了么?”
為了阻礙法蘭西的經濟發展,由英奧兩國牽頭成立了國際煤炭出口聯盟,控制了國際煤炭交易價格。
受此影響,法國進口的煤炭價格,要比英奧兩國高出至少百分之五十。
能源價格高了,工業生產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。這直接導致很多法國的工商業制品,在國際上喪失了競爭力。
為了瓦解國際煤出口聯盟,法國政府、工商業界都想盡了辦法,用盡了手段,仍然沒有達成目的。
甚至因為掌握了法國的能源命脈,國際煤出口聯盟還經常對法國工商業指手畫腳。
凡事都有兩面性,迫于能源價格的高昂,法國率先吹響了節約能源的號角。
同樣功率的蒸汽機、鍋爐,法國人的產品煤耗量通常都要低幾個百分點,個別性能突出的還有可能節省百分之二三十。
不光是耗煤量低,法國人還搗鼓出了不少煤炭替代品,比如說:木炭。
在絕大部分領域,法國人的鍋爐、蒸汽機設備,都可以燒木炭,部分設備還可以直接燒柴。
當然,黑科技也不是萬能的,替代品始終都只是替代品,距離原裝正品還是有一定差距的。
這就導致了法國的工商業制品,在質量上難免有一絲瑕疵,只能將就著用。
最為典型的就是鋼鐵,法國的鋼鐵總體質量是最差的,比俄國人的鋼鐵質量都差。
經濟大臣艾爾莎義正言辭道:“陛下,請放心。為了國內經濟的健康發展,經濟部絕對會竭盡全力,把國際煤炭交易價格打下來。”
外交大臣卡雷爾·卡德萊茨附和道:“外交部會全力配合經濟部的行動,我們已經開始游說英國人。
從目前的情況來看,英國煤炭出口協會已經有妥協的跡象。只要英國人松口,我們就能逼迫比利時和德意志聯邦妥協。”
矛盾只是因為利益,如果說國際煤出口聯盟成立之初的目的是打壓法國經濟,那么現在就只是單純的因為利益了。
某種意義上來說,煤也是一種剛需產品。不管法國人怎么努力尋找替代品,還是要大量進口。
在這種背景下,供應商們自然要提高價格,以謀取暴利。
想讓英國人松口非常簡單,那就是砸錢。只要能從別的方面彌補他們在煤出口領域少賺的錢,事情就好辦了。
至于比利時和北德意志聯邦的煤炭供應商,那就只能算他們倒霉了,誰讓他們的國家弱呢?
拿破侖四世陷入了沉思中,看似只是煤炭價格談判,實際上這更是一次對國際社會的試探。
如果計劃成功了,并且沒有引起國際社會的劇烈反彈,那么法國政府在未來的日子里,就不需要這么謹小慎微了。
“既然你們都做好了準備,那就重啟談判吧!不過要注意方式手段,不要鬧出大亂子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