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決定支持法國人后,英國外交部就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動,英俄停戰只是措施之一。
畢竟俄國人是奧地利的盟友,不可能被他們三言兩語就忽悠的倒戈相向。別的不說,光英俄矛盾就不是短時間能夠解開的。
剛剛打了一仗,回頭就結盟。這些的騷操作,這存在于理論上,或許中世紀還可以做到。
但是在民族主義崛起的今天,誰要是敢這么玩兒,非得爆發革命不可。
東京,送走了不速之客的英國公使,伊藤博文整個人都不好了。
好不容易才協調各方利益,勉強壓下南下的聲音,繼續實施之前的北上戰略,現在英國人這么一摻合,局勢又發生了變化。
不用想也知道,英國人連他這個反對派領袖都拜訪了,原本支持南下的政要就更不用說,肯定是被游說了。
正在伊藤博文思考對策的時候,侍從的聲音突然響起。
“首相,王宮打來電話,要你立即去參加的御前會議。”
“砰”的一聲響,伊藤博文手中的水杯應聲落地。來得太快了,根本就沒有給他留下準備時間。
毫無疑問,這背后肯定有國內的政治勢力參與,要不然也不會英國公使前腳剛走,馬上就要召開御前會議。
這樣的舉動,無非是在向他示威,要他這位南下反對派知難而退。
沒有辦法,明治維新的“三杰”都已經故去了,再也沒有能夠壓制所有政治勢力的定海神針,政治斗爭的手段變得越發出格。
就比如現在,這些家伙就瞞著他這位首相,私底下和英國人接觸,甚至是已經達成了協議。
知道歸知道,伊藤博文實質上還是無能為力。別看他在后世大名鼎鼎,他從來都沒有做到過一言九鼎。
也就是日本現在還沒有進行戰略冒險,軍方也沒有來得及在戰爭中做大,政府勉強能夠壓制得住他們。
要是擱在軍方做大之后,誰要是敢和他們對著干,分分鐘就鬧出一場兵變,換一屆政府。
……
海軍大臣西鄉從道率先開口說道:“英國人已經表明立場,要支持法國人,國際局勢發生了根本性轉變。
歐陸戰爭的結局已經趨于明朗化,原本我們擔心的風險不復存在,實施南下戰略的所有條件都具備了。”
如果可能的話,西鄉從道是不想做這個出頭鳥的。不過沒有辦法,作為海軍大臣他不想出頭都不行。
南洋地區列強云集,形勢錯綜復雜,日本一旦將勢力延伸過去,勢必要大幅度擴建海軍。
作為南下戰略的最大受益者,海軍高層已經統一了意見,根本就不容許他這個海軍大臣退縮。
農商務大臣井上馨:“西鄉君,你所謂的歐陸戰爭局勢明朗,恐怕還言之過早。
眾所周知,英國人最強的是皇家海軍,相對而言他們陸軍就非常一般了。
就算是法國人獲得了英國人的支持,對歐陸決戰也沒有太大意義,除非俄國人也支持他們。
事實上,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眾所周知,俄奧同盟是非常穩固的,俄國人根本就離不開奧地利。
除非是沙皇政府腦子進水了,才會背叛自己的盟友,跑去支持自己的敵人。”
沒有毛病,英俄談判才剛剛開始,尚且處于保密狀態,日本政府的情報能力有限,觸手還沒有伸到英俄兩國高層。
按照正常的思維模式,英俄在開戰、法奧在開戰,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,況且俄奧兩國本來就有盟約,現在英法靠在了一起,俄奧自然也會站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