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真心話,羅薩里奧雖然有替法軍洗地的嫌疑,但總體上還是事實。法軍在戰場上失利,確實是建立在體制和武器裝備的雙重作用下。
至于目的也是昭然若是,除了要軍費之外,還沒有什么能夠讓陸軍大臣這么賣力。
今時不同往日,現在不列顛也要面臨陸地上的威脅。奧地利威脅好望角就不說了,那只能算零頭小利,還不足以令維也納政府瘋狂;俄國人威脅的印度就不一樣了,但凡是有機會,沙皇政府肯定不會放過。
有法國人的前車之鑒在,英國政府也不得不加強陸軍建設,要不然在下一次英俄戰爭中,他們就要吃大虧了。
格萊斯頓眉頭一皺,現在他實在沒心思在軍費問題上糾纏,就算是俄國人的威脅再大,那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要爆發的,反倒是歐陸戰爭隨時都可能發生巨變。
“軍隊建設的問題,等后面再找時間討論。法國政府多次向我們求援,看樣子他們是打不下去了。
為了歐洲大陸的平衡與穩定,我們必須要盡快平息這次戰爭,保住法國人的元氣。”
“停戰”說起來簡單,做起來就難了。反法同盟已經占據了優勢,讓他們放法國人一馬,明顯是強人所難。
如果在俄、西、瑞三國參戰前,反法同盟并沒有在戰場上占據絕對的優勢,英國政府就強勢進行干涉,靠國際調停或許還有幾分。
現在不一樣了,歐洲五大列強三個都和法國人宣戰了,不列顛就算是想要組團出面調停,都拿不出像樣的陣容來。
列強之間的紛爭不是好摻合的,小國往里面湊,沒準先把自己給搭進去了。除了不列顛之外,歐洲大陸再也找不到第二家有資格調停的。
即便是把范圍放大到全世界也是如此,不是列強就往上湊,根本就沒人買賬。
外交大臣喬治聳了聳肩道:“這很難做到。反法同盟的優勢太過明顯,奧地利人肯定不會放棄這個削弱競爭對手的機會。
最麻煩的是,哈布斯堡王朝拉盟友的能力太厲害了,歐洲大陸上的主要國家都成了反法同盟的一員。
這還只是一個開始,據我所知他們還在拉攏葡萄牙、荷蘭、北歐聯邦三國。以法國人在戰場上表現,這些墻頭草會不會加入反法同盟,誰也不敢保證。
現在想要保住法蘭西的元氣,除非讓巴黎政府立即投降,以他們手中現有的籌碼,為自己爭取一部分利益。
法國人有多傲氣,大家都是知道的。就算是巴黎政府肯妥協,法國民眾也不會答應。
隨著前線一系列失敗的傳來,拿破侖四世的統治已經開始不穩了,這個時候向反法同盟妥協,恐怕法國內部會爆發革命。”
這不是危言聳聽,法蘭西的國內局勢確實非常危險。歐陸戰爭爆發后,奧地利一面禁止糧食出口,一面在國際上哄抬物價。
國際物價都上漲了,作為進口國的法蘭西,國內物價自然也跟著往上竄。資本家們也趁機大發國難財,普通民眾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。
如果法軍在戰場上一直勝利下去,自然能夠壓制這些矛盾;可惜法軍受挫了,往日里被壓制矛盾,現在已經壓不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