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術居然也在這個時候請辭,甚至連個借口都沒有。
“兒郎們離家已久,而壽春也入收割季節,大家都歸心似箭。
左右這邊有兄長坐鎮,小弟也出不得什么力氣,就先告辭了,還請兄長切勿見怪。”
袁家兄弟矛盾已久,不過以前還有一個袁隗可以居中調解。
可現在,袁隗已經死了。
袁紹兩兄弟之間的那點情義,早已不復存在。
所以,袁術絕不可能聽從袁紹的差遣,而袁紹想要翻臉,也沒有十足把握。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,他二人如果真個翻臉,勢必傳為笑柄,為天下人所恥笑,非他所愿。
于是,袁紹也只能眼睜睜,目送袁術離開。
“豎子不足以謀!”
袁紹在心里,破口大罵。
但這并不是最嚴重的打擊,真正的打擊是劉虞那邊有了消息。
當初袁紹和韓馥定下了讓劉虞登基的決定之后,命謀士張歧前去幽州勸說劉虞。
哪知道,劉虞聽說后,卻勃然大怒。
“現今天下大亂,國君失去政權。
我受重恩,但未能清雪國恥,已是罪不容恕。各位據有州郡,理應一起合力,盡心為報王室。何以不思報國,反而在謀圖造反,與那董卓又有何異?簡直是恥辱啊!”
一番話,說的謀士張歧面紅耳赤,掩面而走。
消息傳到了洛陽之后,袁紹可以清楚感受到,諸侯態度的變化。
特別是公孫瓚,在劉虞予以回復之后的第二天,故意路過了中軍大帳,而后在大帳外,當著諸侯的面,大叫三聲‘恥辱啊’,而后扭身離去,令得袁紹倍感羞辱。
當天,公孫瓚就率領部曲,拔營起寨,返回右北平。
幽州兵絕對是這支聯軍之中,戰斗力最為強大的諸侯之一。
公孫瓚一走,其他人也就跟著動了心思。張邈等人也紛紛告辭,最終袁紹見大勢已去,也明白事不可為,只能隨諸侯一起離開。可是這心里,卻對諸侯生出怨恨。
而其中,尤以公孫瓚為最!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“鬧劇!”
蔡邕在澠池,也一直在留意諸侯動向。
隨著時間流逝,當諸侯散盡,業已進入寒冬時節。
董卓依舊讓丁辰屯駐澠池,沒有任何讓他前往長安的意思。而丁辰呢,也不好抗命。因為他還期盼著董卓能夠答應他的要求,這時候自然不可能跑去觸怒董卓。
閑來無事時,他常會找蔡邕聊天。
蔡邕雖說書生氣很重,但畢竟曾在宦海沉浮,甚至一度成為漢帝最為信任的大臣。
這眼力價確是有的,很多事情也都能看的明白,不過有的時候,卻按耐不住他那書生氣發作,說一些聽說去很是滑稽的話語。可即便如此,丁辰在蔡邕這里也獲益良多。
“袁本初空有虛名,難成大事。
心無君王,私信作祟,這大好的局面,被他生生給毀了。
不過這樣一來,丞相想必可以高枕無憂了。這時候,他只需要稍施小計,定可讓諸侯反目,互相征伐。如此一來,中原亂矣,天下亂矣……漢室江山,恐不久矣。”
“父親,你又吃多了酒,胡言亂語了。”
一旁在酒壚旁溫酒的蔡琰,忍不住開口嗔怪。
而坐在她身邊的一個小姑娘,卻笑著道:“阿翁吃多了酒,就喜歡亂說話的……”
“你看看,你看看,連妮兒都知道你這毛病。”
妮兒,就是那天被蔡琰救下的女童之一。
蔡琰把那二十多個失去父母的孩子收攏在一起,每天教他們讀書寫字,頗有樂趣。
“父親,以后你再這樣子,就不許你再吃酒了。”
蔡邕見蔡琰真的怒了,忙拱手求饒,熱的妮兒咯咯直笑。
而丁辰則坐在一旁,看著他父母的互動,心里也不禁一陣羨慕。
這時候,想必阿姐一定在家等我回去。可是,董卓遲遲不見動靜,難不成想要反悔?
一時間,丁辰的思緒變得有些混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