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稀星是T市大學心理系的教師,二十出頭,生得眉似鋒刃,目若朗星,鼻梁高聳,下巴堅毅,消瘦的臉孔棱角分明,天生微微卷曲的頭發干爽蓬松,經常被他用手隨意地抓成偏分發式,看似漫不經心卻無意中平添了幾分藝術氣質,再加上他身高腿長,更是顯得卓爾不群,一身的書生意氣。
當時“奶油小生”一詞剛剛出現,社會的主流審美對容貌俊秀的男性還持有一種“欲拒還迎”的曖昧態度,但是在廣大基層人民群眾心中顯然不存在這種現象。
趙稀星一入職馬上就成了學校單身女教師明里暗里關注的焦點,更是各類單身聯誼會上保證女青年“出勤率”的金字招牌。
趙稀星當然不是眼高于頂的混人,也不是游戲人間的花心大蘿卜,更沒有什么難言之隱或者特殊的取向,他只是不愿意放棄現在這種來去自如、恣情灑脫的生活。
所以盡管是萬花叢中過,趙稀星還是半點不沾身,整天打球,游泳,健身,把身體練的寬肩乍背,腹肌清晰,渾身一點多余的肉都沒有,玩的不亦樂乎。
但是最近趙稀星有點煩,他本來在心理系待的好好的,校醫院的院長老楊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,非要把他調過去。
趙稀星的專業雖然是心理治療方向,但跟校醫院向來沒有過交集,要不是幾天前發生的一樁集體食物中毒的怪事,他甚至連校醫院的門朝哪開都不知道。
不久前心理系教師王近東完成了一個中英聯合攻關的重大科研項目,學校領導一高興就給老王發了個一萬塊錢的大紅包。
這下可在系里炸開了鍋,老王諢號“王大摳”,平時一毛不拔不說,看到別人請客聚餐他還陰陽怪氣的,這回大家終于逮著機會,幾個平時就看她不順眼的老大姐帶頭,妙語連珠,句句貌似恭維實則挖苦,非得逼著他出點血不可。
老王這個外號是真沒白叫,那是真的摳,左支右擋就是不說句痛快話,最后看實在是過不了關才答應在學校食堂請大家吃飯。
大姐們還是不依不饒,又是一番唇槍舌劍,老王才不情不愿地答應請客吃飯,外加再請系里所有人看場電影。
也不知老王是真的有事,還是想少交一份飯錢,臨到飯口才跟趙稀星說他有事不去吃飯了,飯錢他回來去找食堂結。
幾個大姐一聽,心想老王不來正好,毫不猶豫地把食堂最貴的幾個菜都點了一遍,邊吃還邊抱怨:“這王大摳真沒白叫,在學校食堂請客,虧他想的出來,咱們這些人在食堂吃三天都花不了200塊錢!”
一頓飯吃到一點半,大家商量好先回系里休息,下午2點準時出發去電影院。趙稀星忙活了一上午,回到辦公室,往桌子上一趴就睡著了。
不知過了多久,趙稀星突然驚醒,他習慣性地想坐直身體,誰知一抬頭差點從椅子背上仰面朝天地摔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