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套圈。”
大叔皺了皺眉,搖頭道:“那你是白瞎了,你晚上沒看過嗎?廣場上套圈的攤位有五六家呢,喏。”
大叔伸手點了點:“你選的攤位旁邊這一家就是套圈的。”
李丘澤點點頭,他知道,不過哪又怎樣?
這是好事啊。
有需求才有市場。
套圈的攤位多,那就說明消費者喜歡,不然為什么都爭著做這門買賣?
從生意的角度講,這等于有了穩定客源。
還是別人替他創造的。
多好的基盤啊。
至于僧多肉少的擔憂,在他這里是不存在的,沒有人可以競爭過他。
其他的攤位加起來都不行。
別問他哪來的自信。
“我勸你還是再考慮考慮,年輕人想創業是好事,但一味的模仿別人,大多結果都不會好,我晚上也經常去廣場上蕩步,他們那套圈的生意早就飽和了,再擠進去別說賺錢,我估計還會虧本。”
要說這大叔也真是一片好心,對得起干部這個稱謂。
不過李丘澤已經決定好的事情,不會輕易更改。
關于夜市攤,他有不少想法,為什么最終還是敲定套圈圈呢?
就是因為看這門買賣多,廣場上沒有任何同門類的生意,有這么多家攤位的。
這就說明很多問題。
他不會長久地經營下去,只是打個暑期工罷了。
那利用已經成熟的市場,無疑是最便捷也最保險的方式。
到時候如果學費賺夠了,又有多余的時間,他倒不介意搗鼓些別的,為縣里的老百姓們帶來點從沒見過的新樂子。
“唉……”大叔見勸說無用,也就不再說了,想著年輕人吃點虧興許也是好事。
攤位都是明碼標價,也沒得還,你如果還成功了,那其他商戶肯定不樂意,得有個規矩在。
李丘澤選的這個攤位,一個月租金六百塊,縣里很多人的月工資也就這么多,真心不便宜。
如果只是小打小鬧,還真有可能虧本,畢竟還有進貨成本,和人工耗在里面。
鈔票是他過來時剛取的,嶄新嶄新,大叔接過去后,邊搖頭,邊給他辦理手續。
成功搞定攤位,租房子就簡單多了。
像他們這種小縣城,這年頭幾乎沒什么外來人口,房源十分充足,大家都巴不得往外租,能創造點額外收入。
租金也不高。
李丘澤只是向這位村干部大叔打聽了一下,對方便一通電話打出去,叫來了一位面善的老奶奶。
原來也是村里的干部,袖口還別著紅袖章,滿頭銀發,精神矍鑠。
“小伙子你多大,做啥生意啊?”她也有些詫異。
“說還要搞套圈。”大叔搭了話。
“嘖,又搞這個啊,這么多家了,再搞不得虧呀!”
老奶奶都替李丘澤著急起來,一個勁兒勸他別搞,或者換個門道。
今兒個是福星高照了嗎,遇到這么多好人?
可是人家不理解他,他也沒辦法直接來一嗓子:“我是重生人士。”
就挺無奈的。
好說歹說,說自己搞了新花樣,這位比大叔還熱心的老奶奶,才將信將疑地放過了他。
她家就有一棟老房子,用她的話說,房子不能離人,斷了人氣就容易垮掉,不如租出去,價格便宜點也沒關系,反正家里蓋了新房子,自己人也不住。
“多遠啊?”李丘澤笑著問。
“不遠,拐個彎就到廣場了,剩下的一間在一樓,你做買賣放貨也方便。”
那還真符合李丘澤的要求。
“怎么租的?”
“這樣吧,我是老黨員了,現在國家不是提倡年輕人創業嗎,那肯定要相應號召,收你一百五算了。”
這房東奶奶,真是沒毛病。
接著,就帶李丘澤去看房子。
這一看,比他想象中好得多。
是棟三層老房子的一樓,距離廣場很近,真的就是拐個彎,里面還鋪了地板磚,墻面也刷得白白的,很干凈,還有一張桌子和床,足有五十幾個平方。
那還有什么好說的。
交錢唄。
兜里揣著兩張收據和一把鑰匙,這趟很順利,該辦的全辦了,還沒花多長時間。
完事后,李丘澤就近找了家網吧,從口袋里摸出U盾,準備開始進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