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奕文心里尋思著,又拿出了另一套鋼尺。
“這邊還有呢,你看一下這個尺子上面的尺寸。”
施奕文指著鋼尺的刻度說。
“這個是米尺,這是一厘米,這個是毫米,一米是一百厘米,一厘米是十毫米……”將米制單位簡單的解釋一番后,他又說道。
“往后,咱們造船就用這個尺寸懂嗎?”
“嗯嗯!”
方大洋、李福興他們連連點頭道。
“師父,我懂了,這個尺子是咱們師門的秘寶,咱們的尺寸和別人不一樣,別人就是偷也偷不走師父的本事……”
得,又被帶歪了!
算了,他們這么理解也好,畢竟解釋起來也挺麻煩的。
往船廠看了眼,施奕文問道。
“怎么樣?料備齊了嗎?要是備齊了,今天就開工吧!”
開工造船!
這事咱也是挺期待的。
和方大洋互視一眼,李福興問道。
“師父,咱們真的就不挑個黃道吉日嗎?”
“黃道吉日?”
施奕文哈哈大笑道。
“你看這陽光明媚的,又怎么不是黃道吉日,有我在,天天都是黃道吉日,好了,簡單的祭一下媽祖就行。”
有些迷信可取,不過是為了安穩人心,為什么要是祭媽祖,這是為了讓水手心安,畢竟在大海上,水手總還是需要一些心理安慰的,至于黃道吉日,那不過是造船人的心理安慰了,與其尋找這樣的安慰,不如相信科學。
“咱們先造一艘試試,如果成功了,你們以后的日子肯定會更好過的,相信我!”或許,這艘船并不是施奕文的,但他相信,只要船造了出來,所有人的日子都會改變!
不僅僅只是這些工匠。
“老李,料子呢?”
施奕文問道。
“師父,動工的話,咱們得先去料廠選一根上好的龍骨大料了,龍骨是船的筋骨,非得用上好的木料不可,這木料得結實,耐用,一般松樹、杉樹可不行。”
李福星指著遠處的料廠說道。
“也沒那么多講究,這種船最大的好處,就是不挑料的,用松樹就行。”
施奕文說道。
他要造的斯普魯船與其它歐美帆船不同,這種船不挑料,不需要用橡木那種高級木料,絕大多斯普魯船都是用雪松建造,為什么雪松是首選,因為便宜啊!
這樣的低級帆船,沒必要用好料。
“這,這怎么能行?龍骨不結實,船又怎么能擋得住大風浪?”
“所以,它的結構才有它的講究,你看這圖紙……”
展開龍骨和肋骨的圖紙,施奕文一一解釋了起來,聽著他的解釋,方大洋、李福興他們的雙眼不時的放著光,他看著船肋,沒想到其中有那么多的講究。
當然,他并不知道,這就是科學,那些看似簡單的道理中,有著無數工匠的經驗和學者總結。作為一個工科生,或許施奕文對造船是外行,但是他卻可以結合看過的書和學過的工科知識,用比較簡單的語言告訴方大洋船應該怎么造。
“……要想減小龍骨變形,可以通過加強船體結構的整體連貫性即強度來解決問題,你看一下圖紙上的肋骨與龍骨的連接,還有船板與肋骨的連接。現在你懂了嗎?”
方大洋并不知道強度是啥,也不知道什么是整體連貫性,他只能連連點頭:
“師父教誨,徒兒記住了。”
“徒兒也記住了!”
李福星連連點頭時,心下尋思著,師門的東西太深奧了,回頭得讓兒子來聽,那小子上過幾年私熟,興許能聽得懂。
你們能聽懂才怪!
“不懂沒關系,回頭挑幾個識字的,我再教他們。”
看著一臉茫然的他們,施奕文又說道:
“那么,咱們就先開工造船再說,今天就動工吧。”
于是,寨外河邊這片河灘上就熱鬧了起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