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,就是清臺村一年一度的民間祭祀活動――“二月二龍抬頭”了。
因為歷代王朝的有意為之,再加上農耕社會時期的民間百姓大多思想愚昧,在他們的思維認知里,認為龍乃是吉祥之物,是和風化雨的主宰,而農歷“二月二龍抬頭”這一天,從蒼龍七宿來看,則正好是龍欲升天,即雨季來臨的節氣。
所以,就必須要舉行相關的祭祀活動,來祭祀龍神,以此來祈求一年的吉祥豐收,風調雨順。
雖然聽起來很愚昧,但這卻是寄托了廣大老百姓們對于未來生活的希望。
……
清臺村外,村民聚集起來的那塊空地上。
清臺村村正,已年過五十的劉順此時正手里拄著一個木拐,身上穿著一件淡青色,儒雅干凈的長袍站立在一眾村民的正前方。
一雙明亮的眼睛也是,炯炯有神的凝視著面前,那一眾手拿各種糧食谷物的清臺村村民們。
“嗯!時辰差不多了。”
就這樣,大約看了一會兒以后,劉順緩緩的輕點了下頭。
一旁侍立在側的一名精壯漢子一聽,連忙側過身子,對著身旁的劉順恭恭謹謹的問著:“父親?”
“老大呀!通告全村,準備出發,上清臺山,至于還沒到的,也不用再等他們了,誤了時辰,可就不好了。”
劉順手握拐杖,輕微敲擊了一下腳下的地面,然后又捋了捋自己黑中帶白的胡須,一字一頓的對著身旁的精壯漢子,也就是他的兒子吩咐道。
精壯漢子聽著其父劉順的吩咐,也沒有多言,先是毫不遲疑的微微頷首了一下,隨后便直接轉過了身子,用著他那粗獷的大嗓門對著面前,那一眾站在原地,一臉莊嚴的村民們大聲喝令道:“時辰已到,全體出發,上山,祭廟。”
一眾緊張莊嚴的村民頓時集體爆發出一陣高喝聲,然后便直接跟上了那正前方,已經在身旁的幾名青年侍奉下,開始快步往前走去的劉村正。
……
清臺村,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小村子,其村莊也是正坐落于清臺山山腳,因此才得名清臺村。
本來,按照傳統的“龍抬頭”祭祀內容,就算是要進行祭祀,也是去祭祀龍王廟的。
只不過,龍王廟這種祭祀雖然是大殷官方承認的正祀,但,一般而言,這種廟宇正祀,最小,也就只能普及到縣城之內,再往下,就基本看不到了。
所以,這里,清臺村,甚至于其上的武安鄉,也都是沒有龍王廟的。
要想祭祀龍王廟,就必須去再上面一點的縣城才行,而這,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。
鄉村多貧窮,就算是為了祭祀,去縣城也是一種很奢侈的行為,再加上還要采買祭祀用品,以及從廟祝那里專門“買”來一個單獨的祭祀位置,這些加起來的花費,本身就不可能是一筆小數目。
因此,因為以上的這些種種現實性原因,除了縣城以及其上的還在祭祀這些正祀廟宇以外,那些下轄的鄉村之流,基本上,逢年過節,祭祀的大多都是地方上的祭祀神靈,也就是官方宣揚的淫祀,即非法祭祀。
然而,就像話里說的那樣,雖然這些都是淫祀,是非法的,但畢竟,法不責眾,更何況這還是古代農耕社會,祭祀傳統對于百姓的重要性遠勝于現代。
再加上各種現實原因的逼迫,所以,久而久之,朝廷官方也就默認了這種行為,就好像現在的清臺村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