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港島一號到現在還沒有賣出去,你們這些人都在做什么?
這么好的樓王之王竟然無人問津,說起來那是我的決策出現失誤了嗎?
你們誰能給我解釋一下呀……”
“主席,不是我們這個樓盤有問題,而是外界普遍反應價格太貴了。
這樣就等于是有價無市,看的人很多,可是達成意向寥寥無幾。”
負責銷售的副總吳恩嘉看到很少暴怒的老板今天竟然爆發了?不由得嚇得冷汗直流,慌忙站起身解釋道。
“你不要和我解釋這些,我要的是結果,如果在一月之內,你還是沒有沒夠把樓王之王賣掉,那就引咎辭職吧。”
郭順昌說完這話,看也不看那一群噤若寒蟬的屬下,怒氣沖沖的拂袖而去。
就是在昨天晚上,郭順昌參加一個商業聚會的時候。
正在興高采烈的為太平山樓盤做推廣時,卻是被其他幾個競爭對手給擠兌一番。
說是他們鴻恒基開發的樓盤,完全不顧港島的實際情況。
對港島人來說那是鏡中花水中月。中看不中用。
根本就不會有人買的。
言外之意就是在影射郭順昌在其位難以謀其政。這讓郭順昌很是受傷。
本來這個項目就是郭順昌還沒有擔任董事局主席之前,是在擔任執行總裁的時候力主上馬的項目。
鑒于當時港島經濟下行,市場低迷,并且出于各種考慮移居海外的也不在少數,所以說房地產市場很不景氣。
不過當時郭順昌拿下這塊地時,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。
如果不能把這個樓盤的市場定位找準,可能就會賠本賺吆喝。
而當時郭順昌把目光卻是瞄準了國內的一部分消費人群。
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價也是在節節攀升。東海和鵬城已經直追港島趨勢。
看好了這一點,郭順昌于是力排眾議,在董事會上胸脯拍的啪啪響。
最后在即將退居幕后的父親郭萬年支持下,勉強獲得通過。
在后續市場定位上成為了港島最豪華的的樓盤,一期二期銷售情況非常可觀,直到三期推出了這個樓王之王。
卻是一直沒有賣出去。
不過有了前面的業績作為支撐,郭順昌也就成功的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。
成為了鴻恒基集團真正的當家人——董事局主席。
不過這個由他親自定位的樓王之王由于一直沒有銷售出去,也間接影響了郭順昌的威望。
因為前期那些樓盤就算是賣出去了,也不過就是收回了投資成本而已,真正的利潤就是在最后這棟的樓王之王。
馬上臨近年底,如果這一棟樓依然只能作為鴻恒基集團的資產。
而無法轉換成利潤的話,那么郭順昌就無法兌現對董事會承諾。
而作為一家在七十年代就上市的港股公司,財務報表就不好看。
那么不管是對家族成員,還是董事會成員,甚至那些股民都無法交代。
加之鴻恒基還有郭順昌的有力競爭者:自己的兩個弟弟一直虎視眈眈的覬覦這個位置。一直在等著他出錯。
本來昨天想在酒會上通過自己的人脈,讓大家幫著推薦下樓王之王。
結果卻是遭遇到競爭對手的出言譏諷,怎不讓他惱怒萬分。
所以今天,作為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的郭順昌,干脆就親自過來給營銷部施加壓力來了。
“那個樓王的定價太高了,怎么賣呀?”
“是啊,我做了這些單的業務,可是還沒遇到這么難賣的房子。”
“可不是嗎,前段時間有個客戶都繳了三千萬定金,結果卻又反悔了。”
“就是啊肯定是回家一想又反悔了,寧愿毀約不要那三千萬定金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