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辛辛苦苦打的天下,圖啥?
還不是想讓后人可以安享榮華富貴?
別說朱元璋跟朱棣父子了,就連老藍,此時也是一臉不可思議的看向方世玉,表示不理解。
在老藍看來,這小子今兒個好像是一心求死!
萬歲爺越是忌憚啥,這小子就越要說啥!
“激動個啥?”
“聽我慢慢道來!”
方世玉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。
封建時期,人們的宗族觀念那是重到現代人無法理解的。
幾乎九成九的人,在外面拼死拼活,為的都不是自己,而是背后的家族。
因此,這群人的反應,方世玉也能理解。
“萬歲爺的慷慨,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。”
“萬歲爺拼死拼活的,還不是為了后人可以安享榮華富貴?”
“但問題就出在,這財富的增速是很慢的。”
“而皇室后嗣的增速卻是極快的。”
“眼下倒是沒問題,經過萬歲爺的大力政治,如今大明王朝國盛民安,撐個幾十年不成問題。”
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國庫的增速就會比不上皇室后嗣的增速了,到那時候,國庫就會日漸空虛。”
“國庫一旦空虛,后果是很嚴重的,養兵沒錢,賑災也沒錢,到時候勢必會讓大明王朝岌岌可危,內憂外患!”
方世玉緩緩說到。
“大明皇室才多少人?”
“天下財富那么多,豈能因此被消耗一空,導致國庫空虛?”
“簡直是大放闕詞!”
朱元璋冷哼一聲,壓根就不相信方世玉這番言論。
朱棣也附和的點了點頭,堅決站在了老爹這一方。
“膚淺了不是?”
“萬歲爺現在有多少兒子?”
“二十六個!”
“除了太子一脈,那也還有二十五個!這二十五個,將來都是藩王!”
“萬歲爺現在是龍馬精神,一般人比不了。”
“咱們可以來算一筆賬!”
“每個藩王多的不說,就按照六個兒子來算。”
“這些兒子,除了嫡長子會繼承藩王爵位外,其余五個兒子都會繼承郡王的爵位。”
“到了下一代,大明王朝除了二十六個新的藩王,還會多出一百三十個郡王。”
“這一百三十個郡王依舊按照每個人生六個兒子來算,那再往下一代,就會多出七百五十個鎮國將軍!”
“我們依舊按照每個皇室子弟每人生六個兒子來算,嫡長子繼承爵位,余下的自動降一級。”
“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,大明王朝再下一代將會出現多少個輔國將軍?沒錯,是三千七百五十五個!”
“奉國將軍呢?是一萬八千七百七十五個!”
“鎮國中尉,則是九萬三千八百七十五個!”
“輔國中尉,則是四十六萬九千三百七十五個!”
“你再算算這些人的俸祿,按照萬歲爺的規劃,親王一萬石,郡王二千石,鎮國將軍一千石,輔國將軍八百石,奉國將軍六百石,鎮國中尉四百石,輔國中尉三百石。公主二千石,郡主八百石,縣主六百石,以及等級很低的鄉君也是二百石。這還不算封地!”
“當然了,這也沒有算皇帝一脈的后嗣,如果把皇帝一脈的也算進來,要不了多久,大明王朝的皇室子嗣,就會高達數百萬之多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