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善長率先站出來,反駁到。
眾人無不紛紛點頭。
朱棣更是差點沒把自己腦袋搖下來。
作為燕王,鎮守北平,那就是國門的存在!
馳騁沙場,那才是男人該做的事情!
至于朝廷上那些爛攤子,那才是那群文官的職責!
“武將不用管理政務?”
“老李頭,你怕是年紀大了,連洪武十三年的道同一案都不記得了吧?”
見李善長反駁,方世玉也懶得跟他多說,直接丟出實際案例來。
話音落地,李善長臉色一變!
臥槽!
老夫怎么沒想到這個?
倘若問明朝第一樁冤案是什么?那當屬洪武十三年的道同案。
此案本是勛臣朱亮祖誣陷廣東番禺知縣道同,導致道同含冤而死。倘若換了其他皇帝可能會睜只眼閉只眼,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知縣就對跟著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大動肝火,但朱元璋可不是一般人,他直接將朱亮祖父子活活鞭死,以作震懾!
朱亮祖在元末時被元廷授予義軍元帥,被朱元璋所擒后,朱元璋喜歡其驍勇善戰,將其納入帳下。過了數月,朱亮祖再次叛歸元廷,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等討伐,朱亮祖率軍突圍,還重創了常遇春。
朱元璋親自上陣督戰,將朱亮祖生擒,問道:“爾將如何?”,朱亮祖回答道:“生則盡力,死則死爾!”朱元璋因其勇猛,再次將朱亮祖納為己用。隨后朱亮祖參與了鄱陽湖大戰、討伐陳有定、方國瑛,戰功卓著。洪武三年,朱元璋論功行賞,大封開國功臣,朱亮祖被封為永嘉侯,食祿一千五百石。
洪武十二年朱亮祖出鎮廣東,與番禺知縣道同產生了矛盾。
朱亮祖驍雖然勇善戰,但是人品也十分低劣,所作所為,多有不法,但他貴為永嘉侯,當地官員也不敢得罪,但道同卻不買這位侯爺的賬!
道同是蒙古人,以薦舉入仕,被派到廣東番禺做知縣,此人剛正不阿,執法如山。當時番禺別號“煩劇”,當地軍衛十分囂張,就連縣衙的吏員都被他們鞭打羞辱。道同上任后執法嚴明,大力整頓當地治安,當地百姓的日子才安定了一些。
朱亮祖到廣東后,數次想脅迫道同就范,但道同不為所動。當地的富戶囤貨居奇,哄抬物價,被道同抓了后,關在囚車里游街示眾,打擊了他們的囂張氣焰。這些人便以重金賄賂朱亮祖,求他說情,朱亮祖宴請道同,道同卻當場駁了朱亮祖,還說道:“公大臣,奈何受小人役使!”朱亮祖惱羞成怒,光天化日之下帶兵把人強行放走,后來還借故將道同打了一頓。
有個姓羅的富戶,他把女兒送給朱亮祖為妾,仗著朱亮祖的勢力胡作非為,百姓們怨聲載道,紛紛求道同為他們作主。道同明知羅家與朱亮祖有親,還是將羅家兄弟關進大牢,朱亮祖又派人到縣衙,把羅家兄弟強行帶走。
道同便向南京上書,狀告朱亮祖為非作歹,將朱亮祖的所作所為都列得一清二楚。但奏疏還沒到南京,朱亮祖誣陷道同的奏章都擺在了朱元璋的案頭上。朱元璋聽信了朱亮祖的一面之辭,派使臣去處死道同。沒想到接下來道同的奏疏緊接著就到了南京,朱元璋得知真相后,大為后悔,又派使臣去撤回命令。
兩個使臣雖然同日到了番禺,但前使已經先到,道同已經被殺害了。朱元璋將朱亮祖召回南京,將朱亮祖與其子朱暹活活鞭死。
洪武二十三年,朱元璋追討胡惟庸案,朱亮祖被列進胡惟庸黨,朱亮祖次子朱昱也被誅殺。
當然這個胡惟庸案,因為方世玉的出現,也是被提前了!
而此時,距離道同一案,才過去不到三年!
李善長竟然把這事給忘了!
這簡直就是赤果果的打臉啊!
啪啪啪!
又響又疼!
“方公子,那照你的意思,咱們除了跑路真就別無他選了?”
見李善長被方世玉懟的啞口無言,劉伯溫不得不站出來給他個臺階下!
“跑路?”
“想得美!”
“來不及了!”
“朝廷發生了這么大的案子,陛下勢必會想到有人想逃,因此甭管水路還是陸路,此時應該都已經嚴加防守了!”
“怕是連只蒼蠅都飛不過去!”
“何況現在跑路,那是下下之策!”
“本來也許會沒事,你這一跑,不就差在臉上寫著做賊心虛四個字嗎?”
“以陛下的性格,就算追到南洋,也要把你捉拿歸案,繩之以法的!”
“因此,咱們現在只有一個策略!”
“那就是——以靜制動!”
“盡量低調,不要引起陛下的關注!”
方世玉嘆了口氣,解釋道。
郭桓一案提前發生,方世玉思前想后,最終還是決定暫時先放棄跑路的計劃!
如今洪武大帝正是盛怒之中,這個時候跑路,那不是自尋死路嗎?
唯有低調低調還是特么的低調,盡量不讓洪武大帝注意到,才是生存之道啊!
你這一跑,簡直就是作死啊!
別說南洋,你就是跑到南極,洪武大帝怕是也要把你捉拿歸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