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篝火生猛,這對動物也是種威懾,所以不虞再有太大危險。
沒多久,在兩位幫手的幫助下,賈瓏在便攜小鍋里翻炒起一團火焰。
滋滋……
火焰翻騰,賈瓏甩了下鍋,讓野菜在空中翻了個個。
“這真有練過。”
“我開始相信瓏爺自稱會作菜的說法了。”
“這一手就不是沒做過菜的人能抖出來的,厲害。”
觀眾們被賈瓏這一手很專業的拋鍋技巧吸引,同時知道,賈瓏或許不是他們懷疑的吹牛皮,而是真的會作一手好菜。
答案很快揭曉。
沒多久那翻炒過后的野菜——馬蘭頭,就在噴香中出鍋了。
油和佐料的使用,令得這本該是草味的野菜,完全多了種不一樣的香氣,陣陣的香味飄蕩下,讓聞到的人可謂唾沫橫飛。
“真的好香。”
一位年輕的武警戰士端過盤子,都開始咽口水。
“先別急,還有其他菜沒做好呢。”
很快,賈瓏又把薄荷等野菜也炒好,加了適宜的油鹽和醬油等佐料,再用猛火炒出來的幾樣野菜,與觀眾們預想的‘翻車’模樣完全不同,一盤盤香氣撲鼻,色澤油潤。
“現在是最后一盤菜了,也是我最期待的。”
“你們看。”
當賈瓏把最后一個塑料袋打開,特意讓兩位被賈瓏話語撩撥,然后垂涎欲滴,很是期盼的武警戰士們觀看。
結果一看下,他們兩眼睛一瞪。
蟋蟀?
蚱蜢?
“這個怎么吃,賈小姐,你搞錯了吧。”
“我可不吃這個。”
兩人大眼瞪小眼,倒是沒被幾十頭小蟲子嚇到,只是覺得賈瓏一個女孩子,應該不會真抓昆蟲來吃吧。
“哈哈,看來你們果然不是偵察兵,部隊的偵察兵不都有這樣的吃昆蟲訓練么,而且當兵的在任務里怎能計較這么多,來,幫我去掉它們的頭和足部,別擔心,我會做的很好吃的。”
在兩位戰士苦著臉的幫忙下,三十多頭小昆蟲被賈瓏處理完畢。
“蚱蜢本來就是很多地方的特產美食,它們的作法有燒烤和油炸,我今天就用油炸的辦法處理這兩種動物。”
“至于蟋蟀,我國食用蟋蟀的比蚱蜢少,但這不說明蟋蟀就不能吃了,其實它與蚱蜢是差不多的,兩種昆蟲都是極佳的蛋白質來源。”
“知道嗎?在星條旗國有兩位大學生,他們看到了許多國家地區人民有食用昆蟲的習俗,自己也慢慢喜歡上了食用昆蟲,再接著,他們在2014年研發了‘昆蟲蛋白棒’這種東西,結果瞬間打開了一個未來可能達到四千億星條旗元的巨大市場。”
賈瓏一邊油炸著幾十頭昆蟲,一邊娓娓道來。
“昆蟲一直就是大自然中,最穩定且最易獲得的蛋白質來源,而且人類自祖先起,就一直有食用昆蟲補充身體蛋白質和各類營養的習俗。現代人逐步淘汰食用昆蟲的這種習俗,是因為農業和生產力的提高后,單純捕捉渺小的昆蟲來食用,在能量付出和回報上已不成正比,這才讓人們漸漸放棄食用昆蟲,且把這種習俗視為了異類。”
“可實際上,食用這些隨處可見的小動物,才是最可靠的野外求生本領之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