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與元不設置鴻臚寺,可能是認為自己是外來的,再弄個鴻臚寺,總提醒自己是外來戶口,多膈應人,所以也沒有設置鴻臚寺。
元朝疆域很大,來的藩國卻不多。那也沒辦法,能打馬過來的國家,基本上都被滅掉了。實在滅不掉的,不
本章未完,請翻頁
是隔著海,就是隔著山,人家想來也不容易。
但元朝畢竟還是有些外來人口的,比如馬可波羅。
為了招待人,元朝在禮部下面,設置了個會同館。
在明代,朱元璋恢復了鴻臚寺,專司朝儀班位。
說白了,鴻臚寺官員的任務就是上朝時候,看看文武官員誰沒洗臉,沒梳頭,有沒有剛忙完還衣衫不整的,再看看是不是有文官跑武官聊天的,武官跑文官這里打架的。
此時的鴻臚寺,并不負責接待外賓工作。負責接待外賓的,是兵部下面的會同館。
會同館之外,往往還設置一個四夷館。
你也不能聽四夷就亂認親戚,人家那是搞翻譯的人住的地方,大明雖然沒有四六級英語考試,但也需要小語種專家。
你以為使臣都是精通漢語的高手啊
再說了,皇上也聽不懂歐耶、歐耶哈之類的語言,總需要配一些翻譯官。
把人招待好,才好商談事情。
朱允炆雖然還不清楚三佛齊使臣來意,不過看李景隆的奏報,其已隨一支船隊北上有段時間了,進入京師的時間應不會太久。
“皇上,曹國公與眾將士在外辛勞,已近一年,是否需要調換,回京休養一段時日”
茹瑺問道。
朱允炆想了想,對解縉道“擬寫一份圣旨,贊賞曹國公等人功績,著令他們若想返京,可分批返回,但需將陽江船廠與沿海防務安置妥當。李景隆雖想長鎮廣東,但軍士們,也想家了啊,該讓他們回來團聚下了。”
解縉笑著答應道“皇上圣明。”
朱允炆擺了擺手,對茹瑺問道“三大營整訓如何可有成效”
茹瑺見詢問的是三大營之事,眼神中透著幾分自信,道“皇上,三大營整訓正在推進,日常訓練也已進入正軌。只不過想要看到成效,恐非一日之功。”
朱允炆嘆息道“朕知道,強軍之路,沒有數年之功很難收效。只是朕太希望有一支強軍,護衛帝國萬民。”
“臣等必盡全力,煉就新軍。”
茹瑺肅然道。
朱允炆微微點頭,道“北平都司平安來報,屯田商賣已然接近完工,所得銀錢正在盤點封箱,不日將解送京師。看其奏章,便可知商賣屯田所得利大。朕打算明年,廢除整個北直隸地區的衛所,商賣屯田,你們意下如何”
茹瑺謹慎地說道“皇上,商賣軍屯之田,廢除衛所,收益或可期,然其問題,當下尚未清楚,是否緩上兩年”
朱允炆堅持道“所謂問
題,不外兩點,一衛所廢棄,誰來衛守;二衛所失田,誰來供養。供養的問題,朕已言說清楚,以商賣屯田之資,足養其三年,三年之后,以稅養兵。”
“至于衛守問題,朕想擴大新軍之策宣傳,廣知于民。以招募方式引民入伍。各地遴選把關,選出勇猛之士、可塑之士、青壯之士,新兵入伍一年,考核優秀者,享新軍之策福利,考核不過者,遣送地方。如何”
解縉眼神一亮,道“皇上想要改軍士世襲制為募兵制”
朱允炆點頭道“從戰斗力來看,募兵制明顯更為合適。”
茹瑺皺了皺眉,肅然道“皇上,募兵制弊端極大,不宜輕易引入。前宋募兵百萬,不堪一戰,再開募兵,恐不利我大明強軍之目的。臣懇請皇上,三思”
本章完,請牢記:,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