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不是
佛祖普度萬民,阿彌陀佛。
“皇上在打壓佛門”
楊榮敏銳地感知到這一點,將目光投向楊溥,只見楊溥沉穩肅然,似乎早已看穿一切。
眼下已是七月,距離明年二月春闈,不過半年多,若就此離開京師回家,路遠一點的,估計到了家里,給老爹老娘提前拜個年,也該返程了。
因為兩場科舉之間的間隔時間并不長,很多落榜之人,并不打算回家。
不回家可以,但總需要吃飯吧
如果有錢,宅在客棧,每天搖頭晃腦,研究書經義,那沒人管你
可若是錢少,不夠支撐半年的,總不能當宅男吧
擺在落榜舉人眼前的路不多,但還是有幾條
其一,擼起袖子,活動活動腳踝,抬腿跑到國子監當監生去。
優勢管吃管住,還有一群人和自己討論學問。
缺點看什么書,上什么課,你得聽國子監安排,不能自由補短板,也不能睡懶覺,沒紀律是會挨揍的
其二,揉了揉臉,投奔二姨家三表妹四姑媽五大嬸家里去。
優勢管住,也可能管吃。自由,能學習。
缺點白眼有點多,比較考驗心理承受力,臉皮不厚者,往往選不得。
其三,做工。
優勢解決吃住,還有零花錢。
缺點累人、丟人、還耗時間
文人眼中嘛,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,讓我們去做工,那豈不是從事下品之事
太丟面。
于是很多人都走了,不是投親訪友,便是去了國子監,然而朱植還是招到人了,畢竟寒門士子多,能有個地方做工,還是與文字打交道的,丟人,能丟哪里去
再說了,想要當官,不鍛煉下厚黑學,日后怎么混成大佬
“為慶在榜之喜,我請客,今日不醉不歸,如何”
胡靖提議道。
“后日便是殿試,這個時候大醉酩酊,不太好吧”
楊榮婉拒道。
胡靖自信道“殿試而已,怕甚。”
確實,與鄉試、會試不同,殿試不存在淘汰人的情況。
換言之,你在會試榜上,那你已經通過了殿試。
殿試只不過是選出一甲前三,然后排定二、三甲名次。
事實上,唐宋時期的殿試是淘汰人的,而且淘汰率很很高,大致要淘汰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人。
至于為什么殿試不淘汰人,改一窩端了
這與賣國賊有關。
事情發生在宋代宋仁宗時期,當時殿試就經常淘汰人,人家辛辛苦苦,經過那么多場考試,鄉試過了,會試過了,殿試你把人給篩下去了。
篩一次也就罷了,認了,可總有幾個倒霉的,來幾次殿試,就被篩下去幾次。
這就有點欺負人了,好歹你換一些人篩是不是。
有人就被欺負夠了,認為宋廷眼瞎了,自己明明有才,非不用。
在又一次被篩下去之后,這位咬牙切齒,喊道你們不用我是吧,等著瞧,有你們后悔的時候。
于是這位滿含怒火,打包好行李,走了。
老子不伺候宋朝皇上了,投奔西夏李元昊去。
被欺負的人,名為張元,被李元昊奉為西夏太師、尚書令、兼中書令,為西夏國相,也是北宋的心頭之刺。,請牢記:,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