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允炆見火藥司已成規模,庫房也已漸滿,便囑托道“安全起見,可啟用科技局的庫房,將火藥存入獅子山中。”
陸安含笑答應。
朱允炆突然想了起來,問道“朕記得有一種火器,可以埋在地下,待人從上面踩踏時會炸,那一類火器在哪里,拿出來讓朕見識見識。”
陸安眼神一亮,道“皇上說的是炸炮吧陸源,快去取兩枚來。”
“炸炮”
朱允炆皺了皺眉,感情明代的“地雷”是“炸炮”,你咋不弄點摔炮出來
陸安對于火器十分了解,侃侃而談“炸炮出現于南宋,那時名為火藥炮,埋于地下,曾重創過金軍騎兵。至我朝時,炸炮經過改良,已有不少威力,只不過皇上,炸炮用起來不太好用啊。”
這東西只適合打埋伏,不適合進攻,可用性確實不如火銃之類。
陸源拿出來兩枚“炸炮”,將其火藥倒出,確定安全才拿給朱允炆。
朱允炆看著明代“地雷”,不由微微皺眉,這拳頭大的玩意,真的是地雷黑鐵鑄造,全身都是凸起的小疙瘩,再凸一點,估計可以當做尖刺錘頭了。
“如何使用的”
朱允炆好奇地問道。
陸源介紹道“皇上請看,這炸炮以生鐵鑄造,腹部中空,可以將火藥裝填在腹部,然后密實,插入小竹筒,并將火繩一端引于內,一端穿到火槽,火槽旁連接著小型的鋼輪,埋在地下之后,一旦有人踏動發機,鋼輪運轉,燧石碰撞可點燃火槽”
朱允炆仔細觀察著,了解了地雷原理之后,便問道“既這里用了燧石,為何沒有推至火銃之中”
陸源愣了下,不知道如何回答。
這種事,以前都沒想過,再說了,這些人只是負責制造火藥與一般性的彈藥,并沒有思考過將燧石加裝到火銃之中。
朱允炆也清楚,二炮局現在還存在一個問題,即火藥司、火銃司、火炮司太過獨立,彼此之間缺乏溝通。
有些技術明明已經出現了,可并沒有得到應用,原因就在于各自為政。
朱允炆看向顧三審,吩咐道“一個時辰后,讓二炮局各司掌印,教匠與杰出匠人,至黃庫靜候。”
顧三審點頭,安排人去傳令。
朱允炆拿起“炸炮”,在手中掂了下,然后向外扔出去,看著落在十二三步開外的“炸炮”,連連搖頭。
身體素質還是太差了,竟還丟不出三十米去。
陸安、陸源與一干匠人,不知道朱允炆在做什么,還以為是發了脾氣,亂丟東西,一個個連忙跪下請罪。
朱允炆拿起另一枚空的炸炮,掂量著說道“朕只是告訴你們,既然有埋在地里的炸炮,那就再研究出來一種用手扔出去的炸炮,名字朕都想好了,就叫做手榴彈”
手榴彈,對于大明完全沒有技術壓力,這玩意拿來對付下大規模騎兵,也未嘗不是一種犀利的武器,最主要的是,廣西與安南不是山多嗎
運點手榴彈過去,打山林戰,也能少死點人不是,如果遇到被動追擊戰,埋點地雷,給追兵留點禮物,不也挺好的,省得人家辛苦跑一趟
天才本站地址。小說網閱讀網址,請牢記:,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