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倒便宜了他們”
朱
本章未完,請翻頁
允炆冷冷說道。
官官相護,盤根錯節,已成頑疾,此時施加雷霆手段,對官員群體是一個警告。
朱允炆看向顧三審,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“曹國公府沒有任何動靜”
顧三審點頭應道“就安全局打探消息,李景隆與李增枝回府之后,并沒有動靜,也沒有聽聞李增枝受到懲罰之類的消息。”
朱允炆微微皺眉,道“盯緊李增枝,同時盯著朱高煦、徐增壽,任何接觸他們的人,都需要納入到監控之中。朕有一種直覺,這些人并不老實。”
顧三審凝重地點了點頭。
內閣大臣解縉、郁新、戶部尚書夏元吉與工部尚書鄭賜來訪,顧三審便施禮退出武英殿。
“皇上,宋禮奏報。”
鄭賜拿出文書,呈遞上來。
朱允炆閱覽之后,看著宋禮繪制的新輿圖,道“宋禮想要放棄一段會通河舊道,將會通河東移五十里,你們怎么看”
鄭賜面色嚴峻,認真說道“皇上,宋禮方略工部已作過研究,認為這是最穩妥之策。”
朱允炆看向一臉憂愁的郁新,問道“郁愛卿有話便直說。”
郁新走出,嘆道“皇上,宋禮方略是可行之策,只不過陡然增加了不少工程,耗費國孥少說也需追加二百萬貫,眼下國庫空虛,舉步維艱,實在是不宜再行此策”
朱允炆也沒想到宋禮會拿出這一套方案,但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,宋禮所提方案是可行的,或許也是當下唯一方案,只是預算方面確實是超標了。
但考慮到會通河是貫通京杭大運河的核心一段,關系著南糧北運,京師置換的戰略安排,無論多少花銷,朱允炆都必須去推動。
“夏元吉,你認為如何”
朱允炆沉聲問道。
夏元吉走了出來,自信地回道“皇上,臣以為多出的耗費并不是大事。疏浚會通河絕非一朝一夕之事,前期朝廷已準備三百萬貫,足以支撐起初期耗費,追增耗費,也不至落在今年國孥之中,朝廷可放心疏浚會通河。”
朱允炆聽聞之后舒了一口氣,道“適度超前支出一些也并無不妥。既戶部有力支持,就回復宋禮,二次勘驗方略,確保萬無一失,復核之后,正式動工。”
鄭賜等人連忙答應。
解縉擔憂地表示“皇上,宋侍郎治水臣等并無異議,只不過山東疲政已久,民間隱隱有不安之勢,濟寧府與兗州府皆發來文書。在這背后,隱隱有衍圣公府的影子,若有人趁修河起事,怕是會引發不測之禍。”
朱允炆皺了皺眉頭,厲聲道“歷代修河,皆是征用民力而無半點報酬,所謂的徭役是也。眼下朕動用稅賦之本,給他們發工錢,用他們出力,如此還想作亂的話,那就要問一問,想要亂的到底是百姓,還是有心之人”
解縉、郁新等人不敢說話。
朱允炆威嚴地看著眾人,道“疏浚會通河事關國本,絕不可拖延,更不可生亂。既然衍圣公府可能參與其中,那就命衍圣公擔任征調民力的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