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
龐煥沒有給鄭剛、潘叔正等人開玩笑,不止是他們走不出去,就連整個府衙的人都被集中控制起來,看管在幾個房間里,誰想出去都不可能。
安全局的律令很嚴苛,有幾條高壓線不可以觸碰,其中一條就是安全局沒有抓人與刑訊之權,除非取得皇上、內閣的許可。
這一條規定,堵死了安全局成為錦衣衛的可能,但也極大限制了安全局的行動。
考慮到一些突發事件與問題,安全局還有一條隱晦的規定,那就是
事急從權。
這是一個極富有智慧的詞匯,即緊急情況下,不要信守教條,要學會變通,意思很簡單,操作空間卻很大。
在龐煥看來,現在就到了事急從權的時候了。
問題的關鍵,不在于孔訥被人下了毒,而是在于誰下的毒,具體來說,是下毒的那個女人
自去年周王府與開封府事變后,各地安全局都收到了緊急文書,附帶了兩張畫像,并將這兩人作為天字級追索人物,命所有安全局人必須記住,時刻注意。
而這兩張畫像,是兩位女子紅樓沫兒與廣袖
龐煥清楚,周王朱橚的死,便與這兩人有關,尤其是名為沫兒的女子,是她在背后慫恿、影響朱有爋,促使朱有爋上了“大義滅親”的奏折
周王死,朱有爋也被放回了開封,事情發生了很大變化,但安全局始終沒有撤銷對這兩位女子的追索,甚至每隔一段時間,各地都需要上報一次追索情況。
龐煥原以為這兩位女子定是去了江南隱藏了起來,一開始并沒有注意,但后來在剿滅白蓮教教徒時,發現了一個關鍵的情報
白蓮教佛母在山東濱州,而在其身邊,出現過沫兒與廣袖。
龐煥帶人直搗濱州,結果卻撲了個空,一路追尋過來,直至任城,也沒有找到佛母等人蹤跡。之后輾轉各地,調查佛母、沫兒等人去向,直至不久前收到消息,這些人很可能已經離開了山東。
后來龐煥就到了濟寧,準備看看宋禮的“績效之法”,然后從這里回濟南。可還沒看幾天,就收到密報,衍圣公孔訥被人下毒。
這是一個不尋常的事件,孔訥此人雖然不重要,但他頂著的衍圣公的頭銜太重要,一代衍圣公若是被人毒殺,那影響就太大了。
所以龐煥命人調查事情原委,并親自出城調查茶棚,結果發現茶棚的原主家都被捆了起來,塞住嘴巴。若不是安全局的人警覺,調查毫不拖延,估計這些人全都會餓死、渴死。
茶棚是投藥點,這些人就在鄭剛、藺芳等人的眼皮子底下,就在孔訥的面前,堂而皇之地下藥,然后看著孔訥吃下去。
查明作案方法之后,龐煥便命人繪制畫像,希望將茶棚下藥的人給挖出來,這邊處理好,天都亮了,待龐煥回到城中準備對“口供”時,才發現衙門里面發生了更大的事孔訥被人二次下毒了
而看著下毒之人的畫像,龐煥驚呆了,這不正是安全局懸賞已久的“紅樓沫兒”
她竟然出現在了濟寧城中,府衙之內
龐煥知道沫兒背后牽涉極大,自然不會等什么許可命令,而是選擇了“事急從權”,哪怕是承受罪責,也必須將此人給找到
就在龐煥安排快馬飛奔向四方,想要封鎖濟寧方圓百里的要道時,一艘船已順汾水接近了兗州,隨后不久,轉入大汾河,朝著青州府的方向而去。
青州,窄巷。
老僧坐在墻角,看著寂寥的街道,滿目悲傷,小和尚找來了一些野草,在河邊清洗干凈后拿給老僧,就這樣一口接一口,以野菜充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