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不得會有一場大的戰事。
恐怕也只有武官,才能一次帶出來這么多馬匹吧
無論對方是文臣還是武官,梁芳都需要率一眾驛卒在道路旁接待。
馬車隊停了下來。
胡濙掀開簾子,不等馬夫放好馬凳,便直接跳了下來,看了看眼前的驛站,吩咐道“傳話下去,在此短暫休息,天黑之前入城。”
梁芳走上前,行禮道“在下驛丞梁芳,敢問大人是”
胡濙拿出了朝廷文書,遞給梁芳,道“合計一百二十人,煩請驛丞準備飯食,另外再喂下馬。”
梁芳瞇著眼睛看了半天,也不知道宣傳司是個什么鬼,朝廷衙門里根本就找不到這個部門,但文書中的印章是做不了假的,只好安排俞谷帶人接待,然后說道“大人此行人員較多,驛館這里還需多準備一二,還請諸位大人入驛館休息。”
胡濙沒有客氣,收回文書便帶人進入驛館,這一路之上顛簸不定,晝夜兼程,可算是疲憊至極,可不到太原,不可長時間休息,若一口氣泄了,這人很可能會垮掉。
周孟簡揉著腰,坐在了胡濙面對,抱怨道“原以為跟著胡大人能吃香喝辣,不成想先被折騰了幾千里,這個罪,堪比流放啊。”
周述敲了敲桌子,瞪眼道“慎言。”
胡濙放低姿態,道“兩位自然一點的好,我們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,皇上欽點,我們三人負責宣傳司事宜,若辦不好,是我們三人擔待。眼下即將進入太原城,我們大明日報第一版,該如何寫,需選好事才是。”
周述深深看了一眼胡濙,雖說三人乃是同科進士,但胡濙成績實在是太差,根本無法與自己與弟弟相提并論,自己是榜眼,弟弟周孟簡是探花,而胡濙,只是二甲
但令人意外的是,朱允炆竟在組建宣傳司時,以胡濙為主,讓自己與周孟簡配合行事。
周述與周孟簡最初都十分不解,論才學、論考試成績、論家世背景,論朝廷關系,他胡濙哪一條能比得上我們兄弟
但自京師至太原,這一路奔波,讓周述改變了對胡濙的看法,此人極是能吃苦耐勞,實干遠大于言談,且極為自律,說一日趕百里,那就百里,說一百八十里,那催馬如飛,連夜趕路,也要走一百八十里,哪怕是不少人都累得吐了,也只是簡單休息下便上路。
兩千余里,只用了短短十六日
“第一版大明日報,自需要用心來選,不過依我來看,首版是不是需要先謳歌朝廷,贊賞建文新政”
周述認真地說道。
胡濙微微皺眉,周述的這個想法恐怕不是個例,跟隨在隊伍之中的還有一些新科進士,如黃宗晦、陳義生等,他們都希望將建文帝相關的內容放在首版之中。
畢竟,第一版極具歷史價值,史學家會記住這一板,朝廷會記住這一版,百姓也會記住這一版。
贊美建文帝新政也好,寫一篇辭藻華麗的賦也好,實在沒文化,寫幾句“建文皇帝好,真的好”也是可以的。
總而言之,第一版中,不能沒有建文皇帝的位置。
這就是所謂的政治正確。
不管合不合理,應不應該,一切服務于政治正確。
周孟簡贊同周述的想法,提議道“我認為,我們在抵達太原之后,先安置好先期到來的匠人,做好準備。至于這第一版內容,應聽一聽茹巡撫的看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