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商的生意不可能只做二十年,三十年,自山西移民五十萬,在三十年之后,他們很可能就是二三百萬人口,如此龐大的人口,需要多少貨物
現在晉商下手早,即可以讓他們得到實惠,還可以告慰他們離鄉之苦,待幾十年后,他們想要購買貨物,第一個想到的就一定是晉商商會下的店鋪。
人的目光,總還是需要放遠一點。
晉商商會迸發出來的能量是巨大的,在商人的助推下,在佛家、道家的宣傳下,在建文報的引導下,在布政使衙門的統一調配下,在利益的驅使下,山西百姓終于回歸了理性,開始思考一個根本的問題
移民好處多,還是壞處多
在他們弄明白這個問題之后,移民的困局也終于被打破,這一次,不再是外力的驚慌,而是內在對美好生活的渴望。
建文報在胡濙的操控之下,開始閃爍出耀眼的光芒,而其中一縷光,是金色的
晉商商會成立,如此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件,如果不上報,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,所以常百業便親自找到了胡濙,連文稿都已經寫好了。
結果胡濙開出了價五百兩銀子。
常百業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,自己不過就是想登個報,宣傳下晉商商會,廣傳消息,你再黑,也不能黑我的那么多銀子吧
胡濙無所謂,很簡單地告訴常百業,宣傳司自己想寫什么,找誰來寫,那都是宣傳司自己的事,絕不要錢,也不收你們的錢。
但是,主動來找宣傳司,登載消息以“廣傳于眾”,打廣告的,那要收費,而且要重重收費。
胡濙的邏輯很簡單,宣傳司的報紙五文錢一份,一天賣個一千份,也才五兩銀子,五兩銀子啊,不說宣傳司陸續抵達的兩百來號匠人,就說這筆墨紙硯,刷印器具,也是要錢的啊。
這些人跟著自己來山西,也是需要吃飯,也需要給他們發餉銀的,這些人也有老婆孩子,也有個人需求,不給錢,誰辦事
要你五百兩咋啦,以后晉商商會想要登報,就按這個價走,不接受就走人,我頭版掛怡紅樓開業的消息,看你咋滴。
常百業感覺胡濙是個流氓,侯淺淺看不下去,覺得胡濙實在是不像話,于是將價格提到了一千兩
自此之后,賣報小郎君成了快遞小郎君,專門負責將刷印好的建文報,送至晉商商會特定的幾個店鋪,然后由晉商商會,負責發賣建文報
胡濙認為自己得了好處,白賺了一千兩銀子,還省了賣報的事。
常百業則感嘆自己老婆實在是太天才了,給晉商商會開了一個好頭,獨攬了建文報的發售權,以后但凡是想要看報的,都得去晉商商會的店鋪里走一遭。
這只要進店,那就好說,買不買都是客人,好好招待著,說不定哪天買份報紙,還順帶買幾匹布呢。
茹瑺終于收到了各地發來的文書,移民造冊人數逐漸增加,合計已有六萬余人,雖然數量遠不足五十萬,但已是走過了最困難時候。
驛站革新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之中,原本一些年久失修的驛館得到了整修,缺員也得到了補充,驛站開始從太原等地,穿太行山而出,進入河南、北直隸地區。
考慮到太行山里面還有一些小毛賊,動不動就收過路費,北直隸、河南與山西三地,聯合出動了一批善行山地的精銳,端掉了山中幾十個王,還順帶打了不少老虎豹子回去。
道路清了,驛站建了,糧食到位了,移民也該開始了。
在六月底,茹瑺宣布每半個月組織一次移民,先期出發,以早日分田蓋房子,而第一批移民,便有兩萬之多。
浩浩蕩蕩的隊伍,行走在蜿蜒的山道中,看不到頭,也望不到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