昂沁口中所說的神臂弓,并非是宋代裝備的神臂弓,而是一種贊詞,最強弓之意。
很多人以為游牧民族沒什么手工業,重工業,連弓弩也不如中原王朝,這一點其實是錯誤的,蒙古騎兵之所以縱橫亞歐大陸,與其裝備精良的武器有著很大關系,而其中一樣武器,則是必備的弓
蒙古人的弓是很可怕的,宋代能與之匹敵的,也只有神臂弓。
但問題是,蒙古人的弓是常備武器,不說做到一個騎兵三張弓吧,至少人手一把。
可宋朝呢
神臂弓你想要人手一把,癡人說夢,就算是造出來了,給你都未必能用得起。
只力氣一關,未必過得了
需要多少力氣,最低最低一石,按宋代算法,一石等于九十二斤
這只是最低標準,大部分都是二石以上。
試想下,雙手沒兩百斤的力氣,根本用都用不了,更不要說拿出去射箭殺人了。
后世不少人拿捏關羽,說什么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絕對是假的,人不可能拿著八十多斤的武器打架的。事實上很可能并不是如此。
也許關羽沒用過八十二斤的刀,但他的力氣絕對能用三四十斤的武器打個半天。
原因很簡單,在當下的明代,尋常小兵都要拿著二十三斤的純鐵火銃當武器,能混到將領一級的,如果沒有兩三個火銃的力氣,憑什么服人
在明史列傳中,就記載了總兵官劉綎的力氣,在這里可窺一二綎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,馬上輪轉如飛,天下稱劉大刀。
力氣,對于冷兵器時代是極為重要的,是決定生死的一項體能,其力氣之大,絕不是后世那些弱不禁風的,抹上發膠的,衣服光鮮的娘炮所能想象的。
蒙古人的弓,強勁而有穿透力,無數南人就死在了蒙古人的弓箭之下。
在打敗南宋,入主中原之后,北元在對最強弓弩的稱呼上,就開始使用了神臂弓作為代名詞,估計也是覺得這個詞恰如其分吧。
因為想要用這種最強弓的,必須有“神臂”,而這種人,可謂是萬里挑一
就哈什哈而言,爾扈特部中加上昂沁、傲木嘎,也不過七人能用得了最強神臂弓。
尋常勇士,也只能用一般的硬弓,即便如此,也比中原的弓強上幾分。
神臂弓,開弓太難,射箭更難。
昂沁看著完者帖木兒手中的弓,又看了看那張尚帶著稚氣的臉,拿出了自己的長弓,笑道“少年好漢,你先來如何”
完者帖木兒謙虛地搖了搖頭,表示道“有幾位名震草原的兄長在,哪里有小弟先的道理。”
“這位是”
烏巴圖側身看向右側,一張陌生的臉,臉頰上還有幾處疤痕,似乎是被什么野獸爪子劃破過。一雙圓目,冰冷的如同死人,甚至在其身上,都帶著一抹死沉沉的氣息。
待那人看過來時,一股冷意席卷而至,烏巴圖不由顫抖了下。
“在下石武恒。”
冰冷的語言。
烏巴圖想了想,并沒有印象,便不再說話。
都說高手要最后出手,這些人也不
例外,不是在這里閑聊,就是發呆,誰都沒有出手的意思。
眼看著其他選手都射完,陸陸續續離開,這才打起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