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緩緩靠岸,千戶孫棟先一步上岸,推開了想要招攬生意的伙計,又有兩名安全局之人上岸,卻沒有停留,融入到了人群之中。
不到半刻鐘,兩人返回,對孫棟交代了兩句,孫棟才走到船頭,招呼道“爺,可以下船了。”
朱允炆微微點頭,看著素衣難掩氣質的寧妃,道“走吧,既到了鎮江,總要看一看這里的風光。”
寧妃有些擔憂地看著朱允炆,勸道“皇夫君,若停留過多,則容易暴露”
朱允炆拉著寧妃,走出了船艙,此時太陽已偏西,毒熱已過去,但空氣中還彌散著熱氣,侍女給寧妃打了遮陽傘,一個護衛想要給朱允炆打傘,卻被拒絕。
“走吧,上焦山。”
朱允炆沒有停留,而是徑直向前走去。
薛夏示意安全局之人前后護衛,自己則貼身保護。
鎮江是一座十分特殊的城池,處于京杭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點上,北面是揚州。城北有金山、焦山、北固山,山雖不高,卻成掎角之勢,俯瞰長江,而在三山之后,則是一馬平川的太湖流域。
從戰爭的角度來看,鎮江是一座天然的堡壘,誰若是試圖從北面入侵鎮江,必然會遭遇居高臨下的打擊。而從鎮江向北,則可以直接威脅揚州,甚至可借運河之便,向北進軍。
朱允炆選擇在這里停下,為的就是考察鎮江適不適合設置一個衛所,作為南京屏障,并扼守長江水道。
雖然國內太平,外無戰事,但朱允炆始終都在盤算著大明衛所的削減與調整問題。
大明初期的衛所,是服務于戰爭的,很多衛所在設置之初,考慮的是如何應對元軍,如何加強防守。可當元軍越打越遠,直接被趕到了沙漠中去之后,設置在各地的衛所,有增無減。
而原來一些臨時性衛所,則轉化為了固定衛所,并成為了彈壓地方的重要力量。
可是,地方上有時候并不需要養那么多衛所,老百姓也不是天天想著造反,而且一些衛所的位置選擇的并不合適,朱元璋在地圖上隨手一點,就那個地,也不考慮那里是山,還是坑,能不能吃飯,能不能喝水。
特別是一些地方的衛所數量不少,卻沒有多少用處,這讓朱允炆很是頭疼。
比如湖廣,也就是后來的湖北與湖南,設置衛所數量超出了五十個,而再看看廣西,滿打滿算只有七個
湖廣說到底還是腹地,雖然山高林密,出過不少綠林與英豪之人,但也不至于養那么多衛所吧
而廣西之地那么亂才設置七個,打個仗幾乎都要把廚子一起拉上陣了。
衛所不平衡,是一個大問題,涉及到各地都司利益,涉及到軍士利益,輕易又不好動,但又不能不動。
朱允炆的軍事戰略就是強干壯枝
強干弱枝的后果,那就是邊關挨打,朝廷告急,加征民賦,天下大亂。前宋就是這樣捯飭的,不過宋朝,好像弱了枝,也弱了干
說到底,一根樹上的事,誰出了問題,都是根出了問題。
想要長久,唯一可行的辦法,那就是強干壯枝。
鎮江戰略位置那么重要,絲毫不輸揚州,卻沒有在這里設置一個衛所,實在是有些過了。若哪一天有人造反,占
了鎮江,那多危險
寧妃并不清楚朱允炆的打算,放下了擔憂,滿心歡喜地陪在朱允炆身邊。
焦山并不高,只有數十米,但這里林木蓊郁,綠草如茵,滿山蒼翠,加上有碧波蕩漾,渾似一塊然碧玉漂浮在長江之上,身處其中,心曠神怡。
叢佩兒長在山東,鮮有游覽盛景的機會,見此處風光如此,不由忘記了暈船痛苦,笑道“這里的風光遠勝京師。”
寧妃輕輕抬手,掩笑道“你才在京師待了幾日,若讓你見識到京師好去處,你就不會如此說了。”
叢佩兒沒有反駁,只看向朱允炆,問道“你來這里,是為了看山,還是看水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