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新補充道。
黃子澄皺眉道“即便是風寒靜養,也應該讓我們入宮請個安看看吧,這都多日不見皇上,心底總不踏實。”
解縉從一旁的文書中抽出了一張長紙條,夾在手指之間晃了晃,道“見字如見人,皇上雖靜養,但總歸會給我們一些批示,有這些批條,我們也不至于無法行事。”
郁新與黃子澄連連點頭。
皇上在修養期間,似乎也懶得動筆,寫的紙條那個字數只能說是一個少字了得。
比如五天前,宋禮上奏,要求提前準備過冬衣物,施工物資,以確保冬日疏浚會通河不停工,特別指出要朝廷撥付一批新式爐子與蜂窩煤。
郁新認為這件事朝廷不應該承擔,要知道那是幾十萬人在修河,要買爐子、蜂窩煤,這可是一大筆支出,多給他們準備點棉衣棉被也就夠了,要什么爐子。
解縉卻不以為然,認為北地冬日酷寒,尤其是夜里,氣溫更是極低,哪一年都有凍死人的報告。匠人與民工是給朝廷干活的,給別人點爐子與蜂窩煤咋啦,相對于會通河大局而言,多出幾十萬兩銀子并不是不能理解。
內閣無法決斷,將文書遞送到了深宮。
二日宮里就遞出來一張紙條,上面只寫了三個字
準縉言。
縉自然是解縉,這就是說內閣在這件事上可以按照解縉所言來辦。
再如三天前,北平布政使張昺上書,希望山西移民五十萬,北平一地要三十萬,環繞北平城安置百姓。
對于此事,內閣自然是沒有意見的,認為這是張昺有擔當的表現,畢竟安置移民是一件費力的事。
但內閣還是將事情想的太過簡單,只隔了一天半,靜海、興濟、滄州、南皮、德州等地紛紛上書彈劾張昺。
理由就是奪鄰之民,罪大惡極。
黃子澄認為這些小地方實在是小題大做,人家張昺好心收留移民百姓,你們一個個小地方瞎摻和什么。
可是當解縉仔細看了看輿圖之后才發現,這些地方鬧騰也不是沒有道理,首先他們原本就收到了朝廷派發過去的移民份額,一個地方接收多少人,那是有指標的,人家籌備了幾個月了,你們說削減指標就削減指標,豈不是寒了人心
其次,這些地方都是京杭大運河兩岸的城鎮,現在山東疏浚會通河正在如火如荼,傻子也知道未來這條河有多重要,沿岸城鎮必然要抓住機會做大做強,而想要壯大,人口是第一要素,現在姓張的不地道,想要搶人,不干
最后,大朝覲就在今年十二月份,現在可是出政績的最好時候,“百強縣、十優州府”的末班車正在駛來,能不能上車且不說,重要的是現在得嘗試一把,沖一把,萬一中獎呢
事關這些地方利益,北平布政使咋啦,我們雖然是小小知縣,但也不是好惹的,你敢放話出來,就別收回去,我們唾沫都準備好了,請牢記:,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