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新堅持道“小心駛得萬年船。”
解縉此時不敢再反對,雖然他認為打個匆促起兵的齊王不需要麻煩那么多人,但人家非要說這是萬全之策,如果自己這個時候反對,哪天出了問題,追究起來責任那就慘了。
徐輝祖與宋晟都是武將,清楚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手,但問題是南京城很大,城門足有十三座之多,齊王到底會進攻哪個城門,這是個未知數,如果不調動三大營核心戰力,很難確保在任意方向上占據兵力優勢。
郁新擬好文書,派人通過文華門將文書遞送至后宮,不久之后,文書便送回內閣,一字未改,一字未批,只不過是加蓋了玉璽。
一時間,數十年不見戰事的南京城,再次傳出了肅殺之氣。
一大批軍士盔明甲亮,裝備齊整登上城墻,在落日余暉之下,十三座城門緩緩關閉。城中臨時征調三萬余人,日夜不停朝城墻之上運輸神機炮,軍士自獅子山、二炮局運來大量火藥、炮石,分發到位。
京師百姓震驚不已,家家戶戶緊閉房門,宵禁再度施行,入夜不準隨意走動。
直至翌日天亮,城中百姓才聽聞消息,齊王朱榑造反,想要攻取南京城,得知這個消息,別說城內百姓,就連城外倉皇的百姓也安心不少,原本倉皇中入城避難的人,現在也不著急了。
只要不是韃子殺過來了,那有什么好擔心的。
齊王
算了吧,就他那點本事,憑什么與京軍三大營扳手腕
連普通百姓都不看好齊王,可見這位藩王也混是到頭了,畢竟不是朱棣,沒什么人氣,在老朱在的時候,也沒多表現表現,給百姓留個好印象啥的。
看吧,少時不努力,大點就只能徒呼荷荷了。
只不過以齊王的智商,實在是想不到這么多,看著周圍的二百余“戰船”,他也不禁生起豪情萬丈。
雖然這些船只并不咋滴,有些還是小漁船,但又有什么關系
當年自己老爹在鄱陽湖,就是憑借著這樣的船隊戰勝了陳友諒強大的船隊,自己是他的兒子,也一定可以復制當年的勝利
只要突破水師的封鎖,直接將船隊開到南京,那事情就好辦了,攻破城池登基帝位,易如反掌。
朱榑相信朱允炆即將死去,相信京師將陷入大亂,也相信自己的軍士,一定可以勇猛無畏地破開城門
柴直看著朱榑那期待的目光,心頭的不安越來越凝重。
雖說借練兵之名將齊王三護衛給帶了出來,還捎帶了不少民工當船工使喚,但問題是,這些人不是白癡,也不是路癡,這第一天趕路,第二天趕路,還直沖著南方而去,傻子心理也會琢磨琢磨,這到底是哪門子的練
兵。
一旦這些人知道此行的目的是南京城,此行的性質是造反,后果是殺頭,那他們還會不會繼續向南跑,會不會出力
萬一中途士兵嘩變,造了齊王的反,這事情可還怎么收拾
對于柴直的擔憂,朱榑并不在意,這些人跟著自己,那就只能一條路走到黑,生的時候雖然不是自己的人,但死了必定是自己的鬼。
何況他們的家人還待在青州城,如果他們不聽話,那些人的下場,呵呵。
一將功成萬骨枯,一帝功成,那要枯多少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