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秉忠想當然的認為,自己女兒是皇妃,能在她身邊照顧的人,不是女子,自然只能是宮中太監了,沒看那些護衛都保持著距離。
這也不怪韓秉忠會認錯,別看他女兒成了寧妃,但他還沒見過自己的女婿。
洪武二十八年,韓煙雪被選入東宮,在朱允炆登基之后被封寧妃。
但這個過程都與寧妃的娘家人沒啥關系,即不需要入宮參加婚禮,也不需要吃頓喜宴,日子該怎么過,還是怎么過
唯一的變化,就是韓家成為了韓府,翻修了幾間房子,置辦了幾畝地,多了個國丈的頭銜,也就這樣了。
幾年來,寧妃沒回過家,韓家的人也沒入過京城,雖偶有書信往來,但也只是尋常問候,不涉及朱允炆的長相,也沒附帶朱允炆的“相片”。
朱允炆看了一眼抿嘴笑的寧妃,冷哼了一聲,然后蹲下身對小姑娘韓夏雨道“你就是夏雨吧喊我一聲姐夫,給你糖吃好不好”
韓夏雨有些認生,躲到韓秉忠身后。
韓秉忠有些疑惑,姐夫,什么姐夫,夏雨哪里來的姐夫她不就只有一個姐姐
“啊這”
韓秉忠突然想了個明白,臉色剎那蒼白,腿開始發抖。
朱允炆沖著韓秉忠一笑,然后轉身看了一眼薛夏,薛夏走出來,對圍觀的百姓喊道“寧妃端莊淑德,深受皇上榮寵,特恩準其杭州省親。寧妃心憂百姓,不愿驚擾地方,低調微服回鄉,特攜禮物饋贈于鄉民。”
王官屯的里長,六十多歲的王永新聽聞之后,被感動的眼淚縱橫,拿著竹杖將王屠夫趕到一邊,領百姓跪迎寧妃。
寧妃看了看朱允炆,朱允炆只是微笑地鼓勵著。
見朱允炆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,寧妃只好對眾人說道“韓家祖上剛遷至此處時,幸得大家不棄,里外幫襯,方有韓家現下風光。韓氏煙雪雖是一介女子,也知滴水之恩,涌泉相報的道理。今日薄禮,還請大家笑納,萬望鄉里一心,富足天倫,快起來吧。”
里長與百姓聽聞,即有激動,也有感慨。
元末時,天下大亂。韓家為了避禍,自北方遷至杭州靈隱。當初若不是這里的百姓心善,給了他們安身立命的土地,他們不知道會流落何處。
“姐姐,你是姐姐”
韓夏雨怯生生地看著寧妃,寧妃走到近前,蹲下身看著夏雨,道“都長這么大了,姐姐去京師的時候,你還是個小不點。”
韓秉忠在一旁站立不安,都不知道怎么進的家門。
說皇上是公公,這不是罵皇上不是男人嘛,這罵了皇上,還有活路嗎
朱允炆打量著韓家的宅院,雖是個三進的院子,但一路走來,也沒看到幾個仆人,院中即沒有名貴的花草樹木,也沒有嶙峋奇石,瘦湖香亭,簡樸的讓人無法相信這是皇親國戚的府邸。
“母親,母親,姐姐回來了。”
韓夏雨一邊拉著寧妃的手,一邊喊著。
一位端莊的中年婦人走了出來,見到寧妃滿臉的不可思議,連忙迎上前,仔細端詳著。
“母親,女兒回家看你了。”
寧妃含笑輕語。
韓氏熱淚盈眶,拉著寧妃的手,哽咽地問道“女兒,你怎么回來了”
對于自己的親生骨肉,韓氏自然是想念,但女兒已成了皇家的人,怎么可能會回家,莫不是得罪了皇上,被趕出宮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