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水師與齊王船隊遭遇于白水洋,一戰,水師全勝,齊王溺死。
當看到齊
王已死的消息時,朱允炆沉默了。
說到底,自己與這個齊王朱榑又不熟,他雖然是朱元璋的兒子,但畢竟也只是自己的叔叔,可叔叔那么多,又是心思活泛的,死一個兩個也沒什么。
可惜的是那些死了的百姓與軍士,這才是令朱允炆痛心的。
百姓是帝國的磚石,沒了他們,這座建筑就不可能堅固,眼下北方依舊有不少荒蕪的土地,又死了那么多人,破了那么多家,善后事可是一堆。
原想著這段時間會風平浪靜,沒多少事,自己可以在外面好好看看大明,現在看來,已經不能繼續留在杭州了。
有些事,必須自己駕馭,內閣拿不定主意,簡單的批條也無法代替真正的旨意。
只是
朱允炆看向遠處,寧妃正在與韓夏雨一起嬉戲,是如此的歡喜,這樣的她,在宮中可見不得。千里迢迢出一次京,只呆了兩日就讓她回去,是不是太過倉促,不近人情了
薛夏看出了朱允炆的猶豫,立勸道“皇上,朝廷諸事懸而未決,不宜再行拖延。”
朱允炆低頭看了看文書,有些無奈地搖頭,感嘆著“朕有內閣,尤如此難以分身。太祖當年是如何處理朝政的”
想想朱元璋,廢除丞相之后,直接管理六部九卿,大事小事都攬在懷里,一天要處理上百件事,他還有時間去民間搞調查,還有時間處理案件,還有時間殺人
“再留兩日,兩日后回京。”
朱允炆當即寫了一封文書,對于如何處置齊王后事,被俘軍士、百姓,戰死之人的撫恤,青州處置,作了統一安排,命安全局加急遞送京師。
夜間,朱允炆輾轉反側,寧妃似乎也感覺到了什么,將手伸在朱允炆的胸膛上,輕柔地說道“我們明日回京師吧,父母都好,見過他們我已滿足。”
朱允炆想了想,說道“后日回京吧,夏雨這孩子不錯,不若讓她入你的鐘粹宮,陪著你吧,也好減你思鄉之苦。”
“她還小,入宮若壞了規矩”
寧妃有些擔憂。
朱允炆笑道“規矩不規矩的,后宮還不是你們說了算我打算讓她陪著文奎,文奎身邊不是寵溺的皇后,便是聽命的太監,唯諾的宮女,不是一件好事,讓夏雨欺負欺負他,或許也能給他一個好的童年。”
寧妃眼神一亮,如此的話,那倒沒有任何問題。
朱文奎是皇后之子,朱允炆現下唯一的兒子,大明第一嫡長子,在朱允炆百年之后,那他就是名正言順的帝王。
若讓自己的妹妹待在朱文奎身邊,未來不可限量,說不得就是太子妃。
寧妃剛想點頭,就聽到門外有了動靜。
仔細聽,遠處的大門也被人扣響,急促而沉重。
朱允炆起身穿衣,打開門,叢佩兒稟告道“王屠夫家未出閣的姑娘今日去靈隱寺祈福,入夜未歸,王屠夫正在招呼大家找尋。”
“可有什么線索”
朱允炆清楚,在這個沒有夜生活的村落,正常情況下,夜不歸宿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。
叢佩兒搖了搖頭,道“只聽人說,可能是被人牙子掠走了。”,請牢記:,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