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
更好理解,洪武四大案制造了那么多悲劇,牽連的家屬夠多了吧,一些人便被賣為奴、婢,成為了他人的物件。
之前的教坊司,其本質不也是奴才性質的,取悅他人,任人侮辱
對于民間,朱元璋一再下令,禁止民間百姓成為奴仆,禁止人身買賣,還規定“庶民之家當自服勤勞力作,故不準存養奴婢”,也就是說,尋常百姓家需要自食其力,自力更生,你們啥都需要自己干,官能養奴婢,你們不能。
朱允炆想起來那一本尚未出世的金瓶梅,最初就有介紹,潘金蓮在嫁給武大郎之前,就已經被轉賣過兩次。
金瓶梅成書于明代中后期,能寫出這樣的市民生活,想來是“取材于民間”,至少可以佐證一點,明代中后期,人口買賣已經十分嚴重。
畢竟在那本書里,被買賣的可不只是金蓮一位,還有五兩銀子買的丫頭小玉,四兩銀子買來的秋菊,出現了專門的人牙子,比如王婆、薛嫂、馮媽媽、文嫂
若明代中后期人口販賣已成常態,那根苗出在什么時候
明初
朱允炆猛地一排桌案,起身喝道“但凡查實,一應參與人口販賣者,立斬不赦”
作為后世人,如何不知道“失孤”父母的痛苦,如何不知道人販子的可惡,如何不知道這是罪惡滔天的事
朱允炆清楚這件事很難解決,幾近難解,但無論如何困難,有多少阻力,朱允炆都決定了,販賣人口者,必死無疑
太祖規定販賣人口死罪,他只不過是沒狠抓過罷了,我朱允炆想要認真踐行下祖制,總沒有多少問題吧
至于太祖規定的那點奴婢數量,朱允炆閉著眼睛也知道不現實,滿朝文武估計九成都超了,若是按照太祖規定,一律拉出來打一頓,然后將他們的奴婢放良,怕是會引起動亂。
事情不能一刀切,那咱就改成兩刀,不行就三刀,四刀,總有刀完的時候。
這第一刀,就砍販賣人口的人牙子。
這些人可以說是最大的人口市場黑手,一手掌握著官員需求,輸送渠道,一手掌握著地痞無賴,流氓亡命之徒,是真正的毒瘤
打掉這批人,至少可以解救一批無辜的孩子,打斷輸送渠道。
朱允炆也清楚,這一招治標不治本,但有時候,出現標那就應該治,先別管本不本的事。
凡事不能循規蹈矩,因循守舊。
天逐漸放亮,孫棟、薛夏依舊沒有來。
朱允炆盯著門口,空蕩的庭院令人壓抑,直至天光大亮,才有腳步聲傳來。
來的人不是薛夏與孫棟,而是杭州安全局千戶羅顯。
羅顯行禮,肅然稟告“皇上,安全局徹查、走訪一夜,終在一莽漢口中得到線索。王屠夫家的小女,已被人牙子收走,此時正藏匿于杭州城中的翠江樓,孫千戶已帶人前往布控,特派下屬請示。”
朱允炆起身問道“薛夏何在”
“尚在審訊抓獲的莽漢,他們似乎做過不止一次”
羅顯連忙回道。
朱允炆走出大堂,下
令道“召薛夏,隨朕一同去翠江樓。”
“姐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