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天殿。
文武百官,左右分立,山呼萬歲。
朱允炆端坐于龍椅之上,虛抬右手,讓群臣起身,而后用銳利的目光掃視過眾人,道“一些人說朕耽溺后宮之樂,怠政懶政,甚至還跑到文華門捍門求見,本職政務不去處理,反而惦記起朕了,還真是辛苦你們了。”
以卓敬為首的官員瞬間冷汗直冒,紛紛出班請罪。
朱允炆看著卓敬,嘆息道“卓侍郎,朕記得你為人耿直,不避權勢。洪武二十一年,還曾向太祖直言藩王嫡庶混亂,尊卑無序,為太祖重用,還曾擔任過宗人府經歷,怎么,現在當了戶部侍郎,想要回味回味宗人府的權勢,管管朕了”
卓敬惶恐不已,連忙叩頭,道“臣惶恐,萬死不敢”
朱允炆冷著臉,厲聲道“不敢,為何在當值之日跑到文化門去御史去去也就罷了,他們總歸是言官,你是戶部侍郎,眼下戶部有多忙你不清楚朕聽聞夏尚書已連著數日,只得休息兩個時辰,你倒好,還有閑暇帶人去文華門”
卓敬不敢抬頭,身體瑟瑟發抖,現在說什么都沒用了,就算是拉黃子澄出來,也無濟于事,要怪,只能怪自己丟了本心,失去了當年的正直與勇氣。
“皇上,卓侍郎有過,臣亦有過。”
夏元吉出班。
朱允炆瞥了一眼內閣,見沒有人給卓敬說話,便心中低看了黃子澄幾分,然后看向以“治下無方”為由請罪的夏元吉,道“你主戶部,今年事尤多,哪里還有時間管教他們,作為戶部官吏,不能為主官分憂,又如何為朕分憂這次朕只給了他們罰俸三個月的懲罰,若再有下次,誰去文華門捍門大哭大鬧,最好是先準備一身侍衛行裝”
百官為之一震,這就意味著以后誰再去文華門鬧事,那就要從官員轉行成看門侍衛了
這個跨領域轉業,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掂量下后果。
監察御史尹昌隆站了出來,高聲道“皇上,臣以為卓侍郎等人無罪”
夏元吉、卓敬等人都看向尹昌隆,心頭暗中問候著尹昌隆全家,沒看皇上已經不計較這件事了,你還跳出來干毛線,萬一惹怒了皇上,從罰俸三個月加成罰俸一年或撤職,當如何是好
尹昌隆不在乎,反正結果再壞,也壞不到自己身上,何況自己是主持正義,是為他們發聲,他們應該感謝自己才是
“皇上月余不上朝,不見大臣,卓侍郎等人心憂社稷,于文華門外求見,乃是正臣所為,如何能加罪于他”
尹昌隆浩然在胸,聲震滿堂。
朱允炆淡然地看著尹昌隆,問道“哦,是嗎那當時你尹昌隆人在哪里,為何不去文華門外,是因為沒有心憂社稷,還是因為不想當正臣”
尹昌隆瞪大眼,連忙解釋道“我當時正在調查其他事”
朱允炆伸了伸手,內侍遞上來一份厚厚地文書,翻開都察院御史一欄,看了看,道“據安全局調查,尹御史最近一個月,都在忙著,哦,忙著打探后宮消息,蹲守后宮采辦,還曾接觸后宮宦官二十三次之多,所問問題皆是朕在后宮做什么,可有新晉妃嬪”
群臣轟然大笑起來,尹昌隆臉紅得如豬肝,額頭浮出了豆大汗珠。
朱允炆合攏文書,放在身旁,對尹昌隆問道“既然你對后宮如此向往,不如凈身伺候朕吧。”
尹昌隆打了個哆嗦,撲通跪下,喊道“臣有罪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