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和正夸贊著寶船與新式火炮的威力,對朱允炆說道“有如此寶船,足以闖過任何海域。”朱允炆欣慰至極,朝廷耗資巨大,總算沒有白費。
“此番南洋之行,朕希望你在抵達舊港宣慰司后,繼續揚帆向西而去,至于能不能抵達你夢想的天方麥加,那就看你的本事了,朕只有一個要求。”
朱允炆看著激動的鄭和,臉色變得嚴肅起來,繼續說道“那就是,量力而行,將帶出去的軍士,都安全的帶回來。”
鄭和連忙跪下,高聲道“臣領旨謝恩”
朱允炆抬手,示意鄭和起身,然后拿出了一份輿圖,交給鄭和,道“這里有一份海圖,你不需要問怎么來的,只需要記住,你是大明的航海家鄭和,無論遇到什么樣的絕境,你都要回來復命”
“航海家”
鄭和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,目光中透著驚喜。
朱允炆安排道“舊港宣慰司駐軍之事,五軍都督府已于各地抽調兵力,組建了舊港衛軍,現已完成初步整訓,但還需要你帶海上練練。”
鄭和欣然答應,問道“駐軍舊港,是否攜帶軍士家眷”
朱允炆搖了搖頭,堅決地說道“舊港衛軍士皆是有兒有女,父母健在,但他們不能隨同前往。舊港衛三年一輪換,讓他們保護好舊港,那里不容有失。”
鄭和清楚朝廷的打算,這些駐軍軍士都有家人在大明,他們即便是在海外待上三年,也會日夜盼望著回到大明,而不會形成割據,留在舊港,即使是宣慰使有野心,軍士也不會答應。
親人是人世間最大的羈絆,海也隔不斷。
三年時間,說長不長,說短也不短。
但沒辦法,路途如此遙遠,如果年年換防,大明也未必能支撐得起來。
“遼王、珉王與商人那邊準備的如何了”
朱允炆詢問道。
鄭和見提起此事,不由笑了起來,道“前不久,遼王、珉王發來信件,說要隨同南下,指明了要寶船上最好的房間。”
“哦,他們兩人都想去南洋”
朱允炆有些意外。
鄭和深深看著朱允炆,二王如此選擇,怕也與齊王被干掉有關系。
雖然天下人都知道齊王朱榑該死,但同為藩王的遼王與珉王卻很清楚另一個道理
朱允炆不想朱榑死,他就死不了
朱榑之所以死了,不論是不是意外因素,都有一個前提,那就是朱允炆不希望看到朱榑還活著,加上朱允炆又是明旨削藩,各路藩王正在返回京師,這個時候選擇留在南京,即容易引起朱允炆的猜疑,也不好與哥哥弟弟們打招呼嘮嗑,索性就出海吧
遠離是非之地,明哲保身,這是二王的選擇,何況有寶船這種龐然大物,出去一趟估計也沒多少危險,順便還能做做買賣,賺錢點
“晉商可有參與進來”
朱允炆很快就想明白了二王打算,轉而問道。
鄭和回道“晉商商會之下,合計有五十余家商戶都會隨同南下。徽商方面更多一些,達一百余。現在讓人擔心的是,一些商人為了利益,所選船只并非海船,沿海而行或許沒事,可一旦到了深海,很可能會船毀人亡”
朱允炆直搖頭“如此可不行,趁現在還有時間,立即差人核驗,若船只無法遠航,一律不準出海。他們不在乎人命,朕在乎。”
鄭和領命,安心而去。
天才本站地址。小說網閱讀網址,請牢記:,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