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允炆也沒空管伊真兒,眼下朝廷太多事了。
火耗退返的事并沒有朱允炆想象中的那么順利,有些官員自覺,返還
給百姓了,但有些官員根本就不愿意吐出來,還有一些火耗是混雜在貪腐線條里面的,一查查出來一堆官員。
刑部問怎么處置,那意思好像在問朱允炆,要不要學你爺爺,一并殺了這批蛀蟲。
刑部暴昭也是個暴脾氣,不僅要求嚴懲,還指著吏部與都察院的同僚大罵,這全察全察搞了那么久,御史派了那么多,為毛還這么多蛀蟲,真想讓我們刑部擴建下地牢,我們也是可以抄家弄點贊助資金的。
都察院左都御史戴德彝羞愧不已,臉紅完了就開始清賬,哪個御史負責的徽州府,哪些御史負責山東、河南,哪些御史
說清楚了,然后親自綁了帶到了刑部門外,繩子一丟,拍拍手道“按大明律處置,知法犯法者,應按大誥罪加一等處置”
一群御史哭暈在刑部之外,不知道的還以為刑部尚書走了。
京官好收拾,在眼皮子底下,那外地呢
各地布政使手也不干凈,現在雖然準備洗了手,賣掉金盆吧,但畢竟還得搭上一把金剪刀,要不然很可能就會有人來家里搬椅子
搞來搞去,火耗退了多少不好說,但人心惶惶,官員沒動力干活啊。
朱允炆接連幾日與內閣、六部商議對策,最終決定由戶部與地方各地稽查司負責上門收回火耗,并明令凡拿火耗官員者,足額交還概不追罪,若與賬目核對不上,拒不交還或少繳者,就地革職,由其副手或下一級遞補。
這一條政策的毒辣,不在于交回不追究,而在于最后一點,革職之后,副手或下一級遞補。
要知道明朝的官員,也就京官上上下下比較勤快,這也沒辦法,身在旋渦中心,總有幾個不小心被收拾掉的,一年之中,朝廷換個兩三成官員也不稀奇。
如果有幸生活在老朱時代,還有機會見證朝廷官場奇跡,直接換掉成官員,留個尚書侍郎打工,也不算什么稀奇
可地方官員,若沒有什么大案要案,基本上都是三年一評,升遷罷黜都需要三年之后再說。哪怕是干了三年,六年,九年,總得個差不多的評價,就得蹲在地方上,想爬爬不上去,想走走不掉
現在有機會了。
縣丞早就看知縣大爺不順眼了,只要他沒足額交出火耗,那自己就可以當大爺了啊。他那點賬,自己還不清楚
主簿也盯著,上面兩位大爺啥時候走一個啊,現在吏員也能當官了,好歹你們挪挪位置,后面一大堆人排隊呢。
就這樣,鬧騰了近一個月的火耗頑疾,從根子上解決了。
但事情還有很多。
朱允炆傳喚戶部夏元吉、嚴奇良,詢問道“徽州府夏稅生絲之事,盤查的如何了”
嚴奇良肅然道“戶部盤查洪武年間黃冊,乙巳改科之事確實存在,朝廷確系讓徽州府來補夏稅缺額,但早在洪武二十年,徽州府已繳清缺額,之后戶部收到的徽州正稅中,均沒有夏稅生絲。”
“但在洪武二十四年,徽州府正稅中突然增加了一項人丁絲絹,每年向朝廷繳納生絹一千七百匹。但在最近兩年正稅中,卻又不見該項稅目。”
夏元吉見朱允炆面色陰沉,作了一句總結“據此來看,徽州府應有大案。”
朱允炆目光變得凌厲起來,咬牙道“又是洪武二十四年”,請牢記:,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