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慮到武舉人來一趟也不容易,加上有些武舉人存在“偏科”問題,大明的武舉采取的是整體表現排行下的淘汰制,不存在測一項不過,即淘汰不可參加另一項測試。
所以,測舉石不過的仁兄,依舊有機會。
第二項測試為拉硬弓,只測力,不測準,規則很簡單,拉弓如滿月者過。硬弓也分為三種,分別對應的是一石弓、一石五斗弓、二石弓。
相對舉石帶來的視覺沖擊力,拉硬弓顯然弱了幾分。畢竟手握一張弓,外行人看不出門道,但圍觀百姓與是軍士的熱情,依舊高漲。
“百姓如此熱衷此事,當真是令人意外啊。”
解縉不由感嘆。
朱允炆看向周圍,用人山人海、摩肩擦踵來形容,絲毫不為過。京師的人是喜歡熱鬧的,不,人是喜歡看熱鬧的。
袁岳登場,朱允炆等人不由看去。
出乎朱允炆的預料,袁岳在舉石時放棄了三百斤石,竟在拉硬弓一項中,選擇了二石弓,這兩者之間的力道,基本上是相當的。
朱棣看著袁岳左手執弓,右手手指勾住弓弦,然后弓由左腿處上移,弓弦瞬間被拉動,滿如明月,直指昊日。
“此人善弓。”
徐輝祖給了一個評價。
相對于舉石,袁岳無疑更懂得在弓上控制與調動力量。
薛祿、紀綱也成功挑戰了二石弓,而被顧三審一直關注的林昭雪,選擇的是一石弓,壓線通過。其他武舉人各展本領。
太陽逐漸偏西,建筑與人的影子被拉長,如同黑暗伸出爪牙,觸碰著人間。
劉長閣站在鳳陽城樓上,看著最后一縷光消失。
夜幕垂落。
城門緩緩關閉。
岳四海站在不遠處,焦急地等待著,左周、楊山、孫岳等人紛紛來報,岳四海臉色陰沉地走向劉長閣,道“鳳陽守衛與安全局,都沒有發現白蓮教匪首入城。”
劉長閣凝視著夜空,輕輕說道“我可以感覺的到,他們已經來了。”
岳四海不知所措。
劉長閣轉過身,站在城墻之上俯視著城中的無數建筑,南城是百姓聚集之地,燈火較旺,東城為衙署與富紳之家,燈火一如往常,西面為商業區域,燈火寥寥無幾。
鳳陽,不是一座商業城。
唯有北面,爛尾的皇城,一片漆黑,如同潑墨。
劉長閣拿起望遠鏡,想要看看燈火之下的人家,可光線實在不好,加上有建筑遮擋,很難找尋到有價值的線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