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紞的話,讓在場的所有人膽戰心驚,因為他將矛頭直接對準了各地都司衙門,衛所軍官。
洪武二十年、二十三年給云南軍屯的牛,這都是事實,有數據可查,可問題是,朝廷給軍屯了近兩萬頭牛,這兩萬頭牛,它不都是公牛,還有母牛,是會生小牛的。
最初的兩萬頭牛是朝廷給的,可后面生出來的,那就是衛所本身的了。
衛所的牛,自然就是軍官的牛,指揮史、千戶、百戶,看著窮瑟瑟的,實際上人家手里幾十頭、十幾頭牛呢,光租賃牛的錢,就夠人家一年酒肉錢了。
對于這其中的事,沒有人有什么爭論,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就像是朝廷送給了百姓一只雞,雞生下多少蛋,百姓是拿著賣,自個吃,都是百姓的自由。衛所也一樣,當初朝廷讓這些軍士過來墾荒屯田,答應送給的牛,就是衛所的牛,自家的牛生出的牛,憑啥算是朝廷的呢
事關衛所切身利益,張紞如此拱火,想打這批牛的主意,真的不怕招致大禍嗎
要知道衛所軍官可不是拿菜刀的百姓,人家手里握著的可是管制刀具,朝廷亂來的話,說不得哪里就有衛所嘩變,這個后果誰能承擔得起
就像是北平府一樣,人家賣屯田,賣了幾百萬兩,可誰聽說過北平府賣牛了
沒有吧
這是因為牛是軍士的、是軍官的、是衛所的,怎么賣,都是他們自家的事,和北平府賣地它沒任何關系,即便是賣了,錢也是軍士自己的,朝廷只能稅一下,僅此而已。
朱允炆算是聽明白了,環顧眾人,冷笑兩聲“朕為耕牛之事茶飯不思,百姓等待如火候水,不成想各地衛所有大量的牛,都捂在手里,不愿幫幫那些百姓,是吧”
大明缺牛嗎
缺
大明衛所缺牛嗎
也缺。
但如果你問,大明地主缺牛嗎,大明衛所軍官缺牛嗎
答案是
不缺,還很多。
問題就這么滑稽,那邊等牛等得花都要開了,這邊有人拿著手里的牛租賃、賺錢呢。
朱允炆看向施惟中、李彥禎“河南、山東衛所有多少頭牛,大致富余多少,可有個底”
施惟中額頭有些冒汗,衛所財產,如果硬挖走的話,這些軍官可是要喊疼的啊。
李彥禎也有些為難,事實上,早在洪武年間朝廷是給了山東不少耕牛,最近一次是洪武二十八年,僅僅是東昌府一地,戶部就給了一萬頭牛,如果追算繁衍的話,現在東昌也應該有個小兩萬頭牛了。可問題不能這樣算啊,牛增加了,那人也增加了,地也增加了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