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天平整理好衣衫,在禮官的帶領下進入奉天殿,至殿中行大禮,喊道“安南陳氏之后,陳天平拜見大明皇帝,萬歲萬歲萬萬歲。”
朱允炆沒有說話,而是看向不遠處的裴伯耆。
裴伯耆自陳天平入殿開始就盯著看,至其行禮,目不轉睛,只不過,在那注視的目光中,多少有些茫然與不知所措。
朱允炆眉頭微微一抬,若有所思,對陳天平道“你為安南王族,不同一般使臣,起來,賜座。”
陳天平謝恩之后,并不敢坐。
朱允炆又看了一眼裴伯耆,開口道“你可認識他”
裴伯耆打了個激靈,臉色有些蒼白,嘴角微微哆嗦了下,走出兩步,沉聲道“臣認得,他就是陳圣宗之孫,陳明宗之子。”
說完,裴伯耆走向陳天平,撲通跪下,哭喊道“陳王還活著,陳氏復國有望啊。不知陳王為何會流落滄瀾王國,怎今日才到大明求援”
陳天平吃了一驚,這哭得這么傷心的是哪位啊
裴伯耆似乎聽到了陳天平的心聲,邊哭邊喊“陳王啊,我是裴伯耆啊,當年胡氏亂國時,我正在王城之外,是為隸武節侯陳渴真手下的裨將,若不是逃得快,可就被他給害了啊。”
陳天平聽聞是裴伯耆,這是陳氏官員中的一個干臣,不由痛哭起來,喊道“不成想我們會在大明相見,可惜,國已非國啊。”
看著兩個抱頭大哭的安南國人,朝廷官員面面相覷。
他們哭他們的,自己聊自己的。
同情嗎
沒幾個真的會去同情他們的,畢竟安南打過大明。加上這兩個人的目的就是讓大明出兵討伐安南胡氏,對于百官而言,沒幾個想打仗的。
至于朝廷的最高決議,一些官員是沒資格接觸到的。
不過總哭也不是個辦法,畢竟這是奉天殿,不是墳頭,禮部侍郎董倫上前規勸,這才讓兩個大男人不摟摟抱抱,哭哭啼啼。
陳天平擦了擦眼淚,對朱允炆再行禮,道“天朝大皇帝在上,請聽安南陳氏陳情”
朱允炆微微點頭“講。”
陳天平肅然道“胡氏父子亂國,改安南為大虞,在其亂國之時,臣在外州。驚聞胡氏父子篡奪國體,臣矢志復國,陳氏僚佐激于忠義,推臣為主,以討伐胡氏父子。然初起兵時,便遭胡氏大軍追殺,倉皇出走,左右散亡,奈何逆黨窮追不舍,四處追索,臣不得不竄伏巖谷,采拾自給,萬死一生,跋涉至滄瀾。”
“然滄瀾王國生怕招惹胡氏父子,不暇顧臣﹐臣幾度想要自絕于野,忽聞安南大軍驟敗,胡杜兩萬大軍覆滅于廣西憑祥關內。臣知希望于大明,便懇請滄瀾送臣至大明。然途中抱疾,耽誤行程,乃至今年此時方至京師。”
“臣知大明乃安南宗主之國,太祖高皇帝世守安南,恭修職貢,豈為此賊造禍滔天,悖慢圣朝,蔑棄禮法,累行弒逆,遂成篡奪眼下陳氏宗屬唯臣一人,臣不懼死,當與胡氏父子不共戴天,伏拜大明皇帝,懇求圣恩垂憐,出兵大虞,以正禮法”
陳天平的話很有感染力,至少比哭的時候有感染力。
內閣陳迪見朱允炆沒有說話,站了出來“皇上,安南胡氏父子亂國,此事朝廷調查多次,已是確鑿之事。臣以為,當送使臣前往,命安南胡氏欺我大明、侵我廣西作出解釋”
朱允炆見陳天平想要說話,便出言打斷了他“那就讓安南胡氏父子給朕一個交代吧,告訴他們,若不能讓朕滿意,大明就讓他好看”
陳天平大喜,叩頭道“謝大明皇帝圣恩”,請牢記:,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