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,落雪。
朱允炆走在雪中,看著茫茫的天地,對身旁的解縉、茹瑺感嘆道:“這個冬日似乎比往年更冷一些。”
茹瑺眉宇間有些擔憂,感嘆道:“據欽天監說,此番寒氣南下,貴州、廣西也多有降溫,雖沒有大寒,卻也比往年寒了許多,不少百姓之家因此還糟了災,生了病。”
解縉伸手,看著落在掌心中的雪花轉瞬即逝,嘴角一動:“這對南征大軍是一個好消息啊,天冷一些,好過熱一些。”
茹瑺微微點頭,這倒是實話。
“張輔在十月十八日發來的文書你們也看了,兩軍成功會師,突破三江,已抵達多邦城下,依你們看,多邦城能守多久”
朱允炆伸手,將欄桿上的積雪掃去。
茹瑺想起那一份文書,有些凝重地說:“張輔、鐵鉉在文書中言說多邦城堅固難克,又有神機炮蹲坐城墻,重軍把手,內外兩城,依臣之見,想要拿下如此城池,怕要付出不小代價,至少也要打上五日。”
解縉笑了起來,擺了擺手:“茹閣過于保守了,拿下多邦城,只要下定決心,不會超出兩日”
茹瑺皺眉,問解縉:“如此重兵堅城,如何能輕易攻克安南雖是國弱,但也不至于如此不堪吧要知道當年陳友諒進攻洪都城,六十萬人三個月都沒有打進去,而洪都城還不如多邦城。”
解縉看向茹瑺,自信地說:“此一時,彼一時。茹閣主政山西時,京軍可是發生了極大變化。”
“哦”
茹瑺有些疑惑,莫不是有自己不知道的事
朱允炆背負雙手,看著南方,輕聲說:“以張輔的統御能力,軍隊的戰斗力,加上新式火器,拿下多邦城,朕以為只需一日”
茹瑺與解縉都有些吃驚,一日時間是不是太短了多邦城畢竟是有重兵把守。
“新式火器的威力真有如此大”
茹瑺有些懷疑。
朱允炆轉過身,坐在亭子里,示意兩人也坐下:“新式火器的威力茹尚書可去二炮局親眼見識一番,朕并不擔心多邦城,而是擔心如何治理安南。安南雖遠,但對于大明而言,還是一塊重要之地,不能有失。你們認為,誰來治理安南最為合適”
解縉與茹瑺對視了一眼。
若沒有開市舶司,沒有遠航,安南顯得并不甚重要,可現在南洋貿易正在展開,民間出海貿易已初展頭角,若有安南沿海作為中轉之地,作為腹背之地,無疑是一種絕佳的選擇。一旦有了安南,便可在二十日內抵達舊港宣慰司,對于舊港防護、支援、物資供應,都有極大好處。
可打下安南容易,收回安南也容易,但想要治理好安南,那就不太容易了。畢竟距離距離大明京師太遠,四千多里,政令傳達的時間太長,一旦出點事,等報給京師,那邊事都結束了
所以,想要治理好安南,必須有一條:給予鎮守將領與文臣足夠的權限,比如動員大軍的權限,比如處理官員的權限。
而一旦給予權限過大,則會演變為另一個問題,那就是藩鎮割據,甚至會滋生野心,形成事實上的獨立。
解縉沉思良久,說道:“皇上,臣想到一人,絕對可靠,而且有能力處理安南政務。”
茹瑺眼神一亮:“臣也想到一人,不若我們寫出來,猜看誰的心思準。”
朱允炆哈哈笑起,心情舒暢,抬手讓內侍準備筆墨,然后說:“那朕也寫一人,看看與你們所推之人相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