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有那可怕的水師船隊,算了,幸好這一切都沒有發生
朱棣品了一口茶,起身說“眼下要進入建文四年了,他將打造屬于他的盛世,無愧于父親的重托”
徐王妃拉著朱棣的胳膊,輕聲道“王爺可不要再有其他心思,有時間還是多陪下孫子的好,瞻基現在都可以背五律了,可是聰穎的很。”
朱棣拍了拍徐王妃的手,笑道“放心吧,我心已定,不會再改了。只是我想不通的是,這個侄子的眼光是不是太犀利了,為何選一人都是奇才將才張輔破格提拔,眼下立下不世之功,一戰足以封侯,那薛祿、袁岳、紀綱,也是厲害人物,聽說在此戰中表現絕佳”
徐王妃有些不高興了,有些委屈地說“給你說孫兒聰穎,你倒說起侄兒厲害,到底是侄兒親,還是孫兒親”
朱棣哈哈大笑,連聲歉意。
沒關系,這一次是張輔的舞臺,下一次就是自己的舞臺
朱棣相信自己不會被埋沒,因為瓦剌與韃靼還在,他們在,大明的敵人就在,哪怕馬哈木臣服了,但他的野心也會促使他尋機與大明開戰
到時候,自己一定會被啟用,出征草原吧
朱允炆,我朱棣等著你的傳召,等著你拔刀出鞘,指向北方的那一天
安南,升龍城。
張輔正在與顏寶、冉忠等人商議如何搭建安南治理班子,突然聽聞遠處傳來一陣聒噪聲。
“怎么回事”
張輔抬頭看向走進來的沐晟,沐晟一時也摸不著頭腦,安排人去查探。
不久之后,楊榮走了進來,稟告道“稟兩位大帥,城內聚集了兩千余安南士紳與耆老,打算叩見大帥。”
張輔眼神一寒,連忙起身“兩千余人是軍士不守軍令,騷擾百姓,還是商人挖了他們祖墳,招惹了民怨”
沐晟差點暈倒,商人再不堪,也不會挖人墳去啊。
不過如此之多的人前來,怕是想鬧事啊,眼下正是招撫階段,可不能出現太大問題,以免影響后續接管。
楊榮剛想說話,外面就有人傳話“安南梁默、陶容求見。”
張輔皺了皺眉,讓其進來。
梁默、陶容跪地,不等張輔發問,就從袖子里拿出了一道文書,高舉過頭頂,然后清了清嗓子,一臉莊重地喊道“我安南百姓聯名上書,愿舉安南以重歸中國,還請大帥轉奏大明天子,以行恩準”
“什么”
張輔有些吃驚,起身看著梁默、陶容兩人。
楊榮接文書接過,遞給了張輔。
張輔將文書打開,迎面就是一行大字
安南百姓誠請內附,恩求大明天子表
文書內容更是開篇明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