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s
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
建文四年,元旦。
皇宮,午門。
天色未亮,寒意逼人。
文武百官紛至沓來,文官侍立于文樓之北,面西而立,武官侍立位于武樓之北,面東而立。
外藩使臣、佛家高僧、道家真人、名宿耆老,侍立文官之南,面西侍立。
奉天殿丹陛之西,是殿前司班,指揮司官員三人,面東而立。丹陛之東,是宣徽院三人,西面站立。
尚寶卿、給事中、御史、起居注官員,侍立位于大殿之東,各京軍指揮史侍立于大殿之西。
丹陛南北,站著四名鳴鞭侍衛。
禮部尚書黃觀,與內使監官將冊封太子詔書安奉在殿內詔案上,并在冊寶亭的匣盝內取出太子冊寶,安置于殿內冊,寶案上。冊在前,寶在后,
旭日東升,天地澄明。
奉天殿與殿外廣場,燔爐檀香裊裊。
咚咚咚
鼓聲傳動,金吾衛盔甲明亮,威武森嚴,列陣午門外東西兩側,旗仗隊列于奉天門外東西兩側。還有拱衛司儀仗、儀馬隊分別歸位。
第二通鼓響起,百官前往謹身殿奉迎冊寶。
朱允炆身著身著冕服,端坐于謹身殿,朱文奎在禮官的引領下前往奉天殿外。
待時辰已至,朱允炆乘坐御輿出謹身殿,至奉天殿。
大樂起,儀仗旌旗颯颯。
朱允炆走出御輿,入座奉天殿大寶,此時朱文奎已在官員的帶領下,自奉天門的東門進入奉天殿廣場,入奉天殿叩拜。
朱允炆看著朱文奎,他年齡雖小,卻已是懂得不少事,不是什么天才,卻是一個很努力、上進,聰慧的孩子,即懂得舉一反三,也能吃苦。
無論如何,大明需要一個合格的繼承人,他必須能明白自己的思想,明白自己的治國方向,知曉歷史發展本身的規律。
而這,需要漫長的時間,需要他有智慧、有學問、有見識、有熏陶。
給他三十年
他三十四,自己五十四。他正值壯年,自己步入晚年。
挺好。
冊封太子的儀式很是繁雜,也很是冗長,禮樂,內贊官贊唱,行禮,然后又是禮樂,內贊官贊唱,行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