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哈魯驅馬而來,對帖木兒喊道“我們得到消息,巴耶塞特軍隊中有大量的安納托利亞騎兵。”
“安納托利亞”
帖木兒愣了下,旋即大笑起來,還真的是天助我也。
安納托利亞的部隊主要是韃靼人,原本居住在哥薩克,但帖木兒在征戰中,將這群人趕到了西面,同時“收留”了他們的君主。
這些人到了小亞細亞地區,剛剛有了安頓的生活,結果,巴耶塞特出兵了,毀滅了他們的一切。他們自然也就臣服在了巴耶塞特手下。
巴耶塞特大概是想利用安納托利亞人對帖木兒的仇恨,將其組成軍隊,放在了軍隊的右翼,合計一萬八千騎兵。
這是一個缺心眼的決定,一個巨大的漏洞。
安納托利亞是韃靼人,韃靼是蒙古人,蒙古人是曾經統治這片土地的主人,作為主人的人,怎么能臣服于一個卑微的水手出身的君主
丟不起那個人啊
考慮到這一點,帖木兒親自寫了一封信,命人秘密聯略安納托利亞騎兵,并承諾只要他們臨陣反戈,就幫助他們復國,安頓在大草原上過和平的日子。
玩間諜,帖木兒十分熟稔,這一招已經被他用了三十年。
就在巴耶塞特謹慎地等待帖木兒進攻的時候,帖木兒已經采取了極為大膽與冒險的軍事行動轉移。
帖木兒率領十四萬大軍,憑借著三十年打造的鐵軍與鐵的紀律,安靜地離開了阿拉克西斯河,然后經過亞美尼亞、安納托利亞的鄉野之地前行。
整個大軍極有秩序,又十分敏捷,不斷有騎兵進入到森林、山區,設置臨時的指揮位置,然后軍隊在指揮的帶領下,有條不紊地行進。
進入山區埋伏圈與巴耶塞特決戰是不理智的,所以帖木兒決定大膽一點,直接將大軍轉移出巴耶塞特設定的戰場,巧妙地將大軍拉到安哥拉城外,以安哥拉作為誘餌,以逸待勞,等待巴耶塞特前來決戰。
可憐的巴耶塞特還站在山頭上眺望,忐忑不安地想著帖木兒咋還進攻。
蘇萊曼走了過來,皺著眉頭說“帖木兒的大軍已經到了,為何一直沒有動靜我們是不是派人探查下”
巴耶塞特揣摩著帖木兒的心思,最終不以為意地說“不用著急,帖木兒的大軍就如同烏龜一樣遲緩,給他們一點準備的時間也好,加強戒備。”
夜來了。
巴耶塞特沒睡好,半夜起來爬山,看著遠處的帖木兒大營,那里漆黑一片。
不應該啊。
哪怕是再睡著,也應該有點燈火才是。
巴耶塞特心頭有些不安,馬上下令派人去偵察,負責偵察的騎兵很小心,誰也不愿意在平原地帶被帖木兒的騎兵給發現,否則很可能無法回去。
三十里的道路,小心翼翼的動作,硬生生走了半個時辰,抵達帖木兒大營之外時,又不敢上前探查,直至星光閃露出那廢棄的大營,偵察騎兵才悚然跑了回去。
“蘇丹,不好了,帖木兒的大營已經空無一人”
偵察結果讓巴耶塞特大吃一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