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等蘇萊曼反對,西帕希重騎兵就開始了新一輪沖鋒
奧斯曼軍陣左翼,斯特凡再一次撕碎了米蘭沙的軍陣,疲倦的塞爾維亞重騎兵劇烈地喘息著,斯特凡轉過身看向身后,依舊沒有援軍
“搞什么”
斯特凡憤怒至極,只要巴耶塞特支援一部精銳,哪怕是三千人,自己也能夠徹底打敗米蘭沙,徹底吃掉帖木兒的右翼
可現在呢
眼看著自己的軍隊已經拼盡了全力,殺敵近萬,米沙蘭損失慘重,但卻因為缺乏后備力量而無力向前,錯失一次次贏下來的良機
對面的米蘭沙確定斯特凡已經投入了所有戰力,決定再也不保留實力,將更多的預備騎兵投入到戰場之中,斯特凡終于感覺到壓力了,面對如潮水涌動而來的騎兵,自己的人開始不斷倒下,最終被斬殺
數量上的劣勢,讓斯特凡吃盡了苦頭,眼看著塞爾維亞的重騎兵越來越少,而沒有任何援軍前來,斯特凡不得不下達了后退突圍的軍令。
戰場上撤退,還是被敵人趕著撤退,對于一名將領而言是恥辱的,可斯特凡沒有其他選擇,只能如此,這是避免軍隊全滅的唯一辦法。
斯特凡是講義氣的,雖然是撤退突圍,卻沒有忘記巴耶塞特,派人給巴耶塞特傳達了消息,就一句話我要撤退了,一起走吧。
巴耶塞特拒絕了斯特凡的“好意”,決定戰斗到最后一刻,憑借著精銳的奧斯曼禁衛軍,巴耶塞特穩定住了中軍,甚至還一度占據了上風。
但斯特凡的撤退標志著奧斯曼軍隊失去了左翼,米蘭沙率領的騎兵可以直接殺過來,而沙哈魯也沒有辜負帖木兒的重托,聯合安納托利亞騎兵,投入了多達四萬騎兵,在方圓不到十里的戰場上,不斷與西帕希重騎兵鏖戰,并迫使其不得不后退,這也意味著右翼失利。
右翼失利,西帕希重騎兵被迫返回中軍,可左翼失利的斯特凡并沒有與巴耶塞特會和,而是帶著軍隊跑路了,他帶人跑到了君士坦丁堡,后來投靠了拜占庭皇帝
且不管斯特凡以后如何,此時的巴耶塞特徹底陷入了困境,為了穩住戰局,不至于出現全面崩潰,巴耶塞特下令且戰且退,退守到北面的一處山丘上居高臨下與帖木兒的大軍作戰。
巴耶塞特的禁衛軍拿出了弓箭,箭無虛發,射殺了一批批想要沖上山丘的帖木兒騎兵,帖木兒大軍的攻勢被遏制住,而西帕希重騎兵憑借著強大的戰斗力,也不斷維持著外線戰局,血腥味變得越發濃烈,戰斗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時辰,直至帖木兒將目光看向自己的孫子穆罕穆德,穆罕穆德才下達軍令“撒馬爾罕重騎兵出戰”
賽馬爾罕重騎兵是帖木兒最強的精銳,其絕不弱于巴耶塞特的西帕希重騎兵,但問題是西帕希重騎兵已經鏖戰甚久,馬匹與人員在超高負荷之下早已是無法堅持,而禁衛軍的弓箭對賽馬爾罕重騎兵又沒有任何作用
于是,戰場演變為了屠殺
巴耶塞特看著自己培養多年的絕對精銳就這樣不斷被毀滅,重騎兵一旦落馬,便再無幸存
西帕希重騎兵要沒了,禁衛軍也根本擋不住撒馬爾罕重騎兵。
失敗了
巴耶塞特仰頭看天,面色凄然。
自己終究不是真主選定的那個人人嗎